香港需要科技教育策略
香港需要科技教育策略

在完善選舉制度之後,立法會「資訊科技界」已經變成了「科技創新界」。這既反應了香港要實現「十四五」規劃中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目標,也配合了國家「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科教」是息息相關的,然而我們的中小學教育目標,只有「資訊科技教育策略」,而沒有科技教育策略。


施政報告推出在即,筆者認為是時候檢討香港的教育政策及目標。我們應推動「資訊科技教育策略」升級為「科技教育策略」,做到特首政綱中所說的「優化教育裝備未來」——「推動STEAM (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 基礎教育普及化、倡導全民創科思維」,也應以提升新一代的科學數理能力為工作目標。


根據教育局網站,中小學教育目標除了提供12年免費小學及中學教育外,也要「提高學生兩文三語的能力」與「提供五育並重及多元化的學校教育」。至於在資訊科技教育一節,目標是「透過發揮資訊科技的潛能,提升學與教的互動經驗,以釋放學生的學習能量」。也就是說資訊科技只是被視作教育的手段。而筆者認為,要培養我們的下一代「未來就緒(Future Ready)」,必須把「提高學生的數理能力」納入未來教育目標之中,成為與兩文一樣的重要目標。


坊間和教育當局有一個很大的誤區,加強STEM或者STEAM教育的方法主要是透過課外活動和興趣小組。在筆者看來,STEM應該是“In-curriculum”而不是“Extra-curriculum”! STEM 教育的本質應該是培養孩子的數理邏輯思維、研究能力以及對科學的認知,而不是教孩子寫幾個程式、用電腦做藝術創作,或者裝配幾個機器人。


小學科學獨立成科 中學增強數理邏輯


提升同學兩文三語能力是八九十年代的思維。在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的年代,對數字世界的認知已經成為基本生存能力。 科技教育並不只是課外活動,而應該是常規課程的重要構成部份,並且需要從小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社會應該重新審視,把小學的綜合科學科目由常識科分拆出來,由具理科背景的老師任教,從小教懂小朋友科學精神,學會研究探索、邏輯推理抽象思維以及反覆實驗與驗證理論。


中學方面,我們需要更具系統的STEM教育,並做到中小學更好銜接,尤其是提升同學的研究能力、驗證及實驗能力,增加他們對基礎科研的興趣。現在由於不同小學的STEM 教學內容有極大差異,中學無法判斷小朋友的STEM 水平,導致中學重教小學已有的STEM 內容,令同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浪費資源。在新高中DSE下,同學要選修的科目少了,結果引致高階數理邏輯思維訓練不足。擔任大學教授的朋友們告訴我,現在進入本科的學生的數學基礎不夠好,大學一年級需要教他們認為本來在中學階段就應該教的內容。基礎不足的其中一個後遺症就是,學生對於研究不感興趣,畢業後也就不再報讀研究生課程。在香港讀理工科博士的學生裡面,本地學生只佔不到10%。


長遠的科技教育策略,需要一環扣一環,不單更有效利用資源,也能從小培養孩子的數理邏輯和研究興趣,讓更多的學生願意從事科技研究,這樣才能培養出建立香港國際創科中心需要的人才。


原文轉載自《香港01》


原圖:星島日報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4
好正
1
心心眼
1
好好笑
1
令人傷心
1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