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表格的時候,你認為,個人資料欄一般包括什麼?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身份證號碼?地址?電話?
世界變了,我們以為的個人資料原來已過時,起碼,如果稍加留意,你會發現,那「性別」欄已經漸漸消失。
幾千年來人類以至動物世界的雌雄概念慢慢要顛覆了,德國早在2013年,就實施新生嬰兒出生證明書上性別一欄可「留白」,讓孩子長大後決定了性別才自己再補上。2019年開始,德國的出生證明在男性及女性外,更加入了「第三性」(third gender)項目以供選擇,成為歐洲第一個允許登記「中性人」的國家。
早前,荷蘭政府亦宣布,將在2024年起取消身份證上性別一欄,因為教育文化部長范恩格秀文(Ingrid van Engelshoven)認為:性別屬於「沒有必要」的資訊。
澳大利亞也有多個州,包括維多利亞州、塔斯曼尼亞州已實施出生證明不用填性別,及長大後可隨時在身份證上更改性別的政策。
這些改變,大都是由一些極端個別例子開始,舉個例,德國因為一個被界定為女性,但卻發現自己染色體只有一個X(正常女性染色體是由兩個X組成)的人向政府提出訴訟,要把性別改成「中性人」,從此引發國內的性別爭拗,反對者認為性別議題已被性小眾騎刧了,用平權二字就可改變一切道德規範。
說了這麼多,因為看到近日一宗香港新聞,頗有外國此類由小案例改變大社會的影子。
一名就讀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的中五男生林澤駿日前在社交平台發帖,批評學校限制男生留長頭髮有違反《性別歧視條例》之嫌,聲言已向平機會投訴並獲接納,他希望藉此推動學校廢除男生的「髮禁」。
林澤駿明言,他是受前議員梁國雄(長毛)就男囚犯要剪短髮規定提出司法覆核並成功一事感召,覺得學校不准男生留長髮是否也不合法例?此校規是否也可挑戰?
他認為,男生留長髮不損校譽,此舉除了有性別歧視之嫌,亦漠視學生可能有性別焦慮的需要。一個學生因為一把長髮去挑戰整個社會傳統價值,我相信,背後一定有教路人。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日前在講話中強調:「亂港分子賊心不死」,大家別以為惡賊一定又是黑衣黃傘汽油彈般出現,錯了,西方毀滅別國文化的招數有好多,上一回用了暴力,再出現一定會換個模式,像以平權挑戰社會道德價值,也是一種抗爭方式。
這種玩法,毋須子彈,甚至不用資金,人是你的,法律是你的,打官司的錢(法援)也是你的。今次挑戰長髮,下次告你為什麼上學不能染髮?不能化妝?不能穿迷你裙?不能搞政治組織?
還記否,不遠的從前,美國人把印第安孩子抓進寄宿學校,剪掉他們的長辮長髮、不准他們講印第安話……就是要把印第安傳統滅絕。戰爭,不一定要用炮彈,用孩子,毀你傳統道德文化,一樣奏效。
圖片來源:網上影片截圖、星島日報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
+85298****49
2年前+85290****09
2年前+85298****49
2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