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成員陳雪儀
香港經歷兩年的新冠疫情折騰並且全球經濟面臨下行的極大風險之下,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總幹事格奧爾基耶娃 (Kristalina Georgieva) 表示,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發展,導致許多國家或地區的通脹加劇。她表示愈來愈多變異病毒株,使經濟無法回歸正常。
中美兩大經濟龍頭的國策變動,的確是足以牽動2022年世界經濟發展的格局。美國在疫情新增確診病例有下降趨勢下,卻在多州逐步放寬口罩令,導致刺激經濟板斧即使盡出,雖然國民儲蓄率與消費力同步激增,但由於供應一直追不上需求,通脹在歐美不謹沒有任何降溫跡象,物價更是以數十年來未見的勢頭飆升!
反觀中國從疫情開始的較早時段,已積極採取「動態清零」的抗疫措施對抗「疫魔」,且取得顯著的成效,從而經濟方面更先於其他大國復甦。現在我們看到即使外圍疫情嚴峻下,北京仍然有望疫情接近「零傳播」的態勢之下,成功舉辦這屆冬奧 ; 更甚者,遠至天宮太空站的我國太空人也可以藉由佳節,與祖國同胞一起迎新過年及吃餃子,感覺實現了中國傳統的思想,就是「天地人」之間組成一個整體的循環、輪換、新陳代謝的系統!
港人現時面對嚴峻的第五波Omicron 變種病毒肆虐,由於受感染病例呈幾何式急增趨勢,公務員上班摸式有特別安排,政府部門除了提供緊急和必要公共服務外,政府僱員儘量留在家中工作,並呼籲民間企業僱主效法!
可以想像這次第五波疫情最受影響的是受圍封之苦的基層市民,特別是手停口停的自僱人士,苦況可想而知!因此政府除了想辦法提出紓解民困的對策外,如「停工津貼」及再次派發電子消費券等等,也必須認真考慮。同時,也應參考及學習中央政府的成功抗疫「動態清零」手法,才可望協助港人走出疫情的困局!
在抗疫的道路上,任何防疫政策都有可能影響數百萬港人的健康及福祉,因此政府實在是責無旁貸,雖然離抗疫成功之路仍然漫長,但只要全民一起同心協力,疫情、逆境一定很快就會跨過去的!
原圖:星島日報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
+85298****49
3年前+85290****11
3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