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沒感受 共融何處來
彼此沒感受 共融何處來

港粵之間,一衣帶水,血脈相連,即使在港英年代,民間往來從未間斷,社會經濟亦相互依存,但政府和政策卻始終各自為政。回歸後,廣東省和深圳市政府,一再倡導粵港整合共融,提出多個發展宏圖,但香港卻冷淡被動回應;相反,民粹主義抬頭、社會深層次矛盾激化,香港社會瀰漫著不信任,甚至對抗性的情緒。一旦出現政治或社會爭議,都必然會被個別政黨和社運人士,導引到「中港矛盾」範疇。無論是國教風波、自由行、水貨客、新界北區發展、單非孕婦、搶購奶粉,以至自駕遊等,都有一面倒的質疑,陰謀論壓縮理性思辯和解決問題的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本位主義和本土價值,在被部分政客和社運人士過分操作下,一些本屬平常的文化差異和行為失當,都被「抬舉」為兩地民眾的本質衝突和「中港矛盾」,內地亦接連出現針對香港的負面情緒,兩地情緒衝撞急速升溫,令人憂慮。

加強聯繫 開展民意工程

作為國家的一個特別行政區,要香港與內地割裂自主,只是不負責任的政治口水;加強兩地整合共融,才是唯一出路。但雙向的不信任情緒既已形成,要在一朝一夕緩解絕不現實,兩地相關部門必須加強聯繫協調,從全局去開展民意工程,既要疏導民怨,更須逐項檢視,剔除可能的質疑。

在選票決定成敗的遊戲規則下,政治博弈和輿論制高點,一語道破就是爭逐社會觀感的「感動服務」。這種源自商業傳銷的理念,就是要讓政策和服務感動民眾,創造美好回憶。

日本管理顧問田中司朗在《感動服務》一書中提到,優良的服務業必定有卓越的企業哲學。服務業最重要的是「人」,一家出類拔萃、價值非凡、能夠帶來極致感動的企業,定有一群優秀的「人」。感動服務不是只有一個人的事,而是一群人的事。亦不僅是香港人的事,也須考慮受香港政策影響的內地民眾感受。因為內地民眾不僅是來港旅遊消費投資,更是受香港社會經濟政策影響的主要持份。

在港英年代,政府專職設有「政治顧問」,負責把關篩選,一旦發現港府政策可能會引起英方或內地不滿,便會即時作出專業評估,向港督匯報和提出建議。可惜,政治顧問這個「守門員」在回歸後已不再存在,兼顧內地感受也不是政策擬定者的必然任務,令香港與內地的矛盾分歧積累深化。隨著公民社會抬頭,民間聲音足與政府抗衡,要撥亂反正,首要釜底抽薪,促進民間互動融合,減免民間阻力,好為政府的全方位協商提供寬敞空間,並在大方向提供保障。

香港對內地由昔日的單方面主導,到今天雙向互動,以至未來的主客互換,都是一個艱難的適應過程。「內交」和「外聯」應誰主導?政府日後制定政策時,究竟應以港人利益依歸,還是以內地民眾感受為基礎?這是一個相當浮面的爭議,因為香港的唯一價值在於國際都會地位,香港若是堅決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割裂」,根本就是無聊的自殺。今天究竟是自殺還是自救,不是煽情口號或一兩枝龍獅旗就能說清。客觀現實是,香港既無對兩地共融說不的條件,就應實事求是地研商兩地共融的坦途。政治口水,算了吧!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2013年5月22日

圖:dsd.gov.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