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版改革的全球新趨勢
評論版改革的全球新趨勢

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紐約時報》真的蠻懂得自我宣傳:為了對外宣布其評論版將有新一批共16位作家,先高調提出Opinion journalism此說法(姑且直譯作「意見新聞學」,留意當中之O字乃刻意使用大寫,以強調「意見」的重要性),再宣布永久放棄使用op-ed一詞。


用了半世紀的op-ed一詞,乃on the opposite ("op")page as editorials("ed")的縮寫,也就是「社論對頁之版面」(雖然經常有人誤會原寫為opinion-editorial),一般指外來邀約或投稿的評論文章。上星期《紐時》正式宣布不再使用這個行內常用語,原因有二:首先,新聞媒體今天已全面數碼化,印刷年代的所謂「對頁」概念並無意義;其次,評論文章的遣詞用字應該追求簡單直接,因此必須放棄業界術語──背後訊息,無非是要宣傳《紐時》的數碼平台有多厲害,以及新一批評論員的文章很「貼地」,所以今後這些文章將會被稱為guest essays。


上周也舉行了「國際在線新聞研討會」(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Online Journalism),多名出席的總編輯得出兩大共識:第一,是必須放眼世界而又同時在地,故很多國際傳媒已直接找新聞事件當地的評論員寫文章,不再依靠什麼觀察員或「XX問題專家」;第二,評論文章不能再依賴議員、官員、專家、權威供稿,取而代之應是一些有親身體會和實質經驗的人。


以上兩大共識正好對應《紐時》評論版去年6月初所面對的困境──當時《紐時》剛刊登了阿肯色州參議員科頓(Tom Cotton)一篇題為Send in the troops的評論文章,內容建議特朗普政府當命令美軍處理因「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運動引發的連串暴亂。文章刊登後,不單外界嘩然,連《紐時》員工也在網絡一同譴責。其時的評論版主編賓納德(James Bennet)最初仍堅持決定,由於話題備受爭議,故評論版需要為讀者提供多方觀點,而作者乃擁有公權力並能改變政策的人,所以刊登這篇文章沒有問題──兩日後,賓納德還是要向員工道歉;再兩日後,賓納德請辭。


值得留意的一點,是賓納德原先乃有力問鼎《紐時》下任執行總編輯之熱門人選,他深得出版人蘇茲伯格(A. G. Sulzberger)信任,而蘇茲伯格本人亦希望《紐時》走中間路線。賓納德入主評論版,也有被老闆委派「拉闊不同政治光譜聲音」此任務。可惜事與願違,今天《紐時》再不是一個單純的交流想法平台,也有容不下的聲音。蘇茲伯格於其後發表的聲明也暗喻時代變了,認為新聞界整體必須「跟歷史角力」,思考今次事件有何意義。


那《紐時》評論版新一批邀約評論員又是何許人?有專注同志及性別平權的作家,也有熟悉巴西的政治小說作家;有研究歐洲移民和伊斯蘭人口之專家,亦有探討南北韓勞工問題的作家;有專門治療嚴重新冠肺炎病人的醫生,也有追蹤飢餓和毒品問題的傳媒人;有生物及資訊科技節目主持,亦有研究動植物生態跟美國南部文化的製作人;其他人是教授或學者,研究面涵蓋:新約《聖經》、道德與政策、最高法院、圖書館科學、教育制度、政治新聞學等等──看來是針對美國當前有關身份政治及文化論述激辯而作出的部署。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21年5月5日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5
好正
2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