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提供解困學習模式
疫情下提供解困學習模式

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香港進入第二階段復課。美國雖逐步復市,但衞生專家們對於9月能否復課至今仍有保留。而許多學者已經指出,十多歲的學童長時間留在家中隔離,不能上學進行正常社交生活,勢對其成長及心理帶來深遠影響──甚至有人為COVID-19疫情下的這一代學童起了一個專用名詞:quaranteens。

 

解困新聞學的核心精神,是報道不能只聚焦問題,而必須尋找答案。「解困新聞網絡」最近就有不少教師在疫情期間作出的新嘗試和新手法的故事。例如有中學見同學們有那麼多時間在家以視像上課,索性把心一橫,轉為全力教授專業影片製作技巧,除了剪接和配樂,還包括如何使用綠幕(green-screen)、色鍵(chroma key)去背、轉描(rotoscoping)等剪輯技術──這樣學生對着熒幕上課便變得很合理,並非單純從實體課室轉移到虛擬環境。固然,更重要的是校方作出改動背後的理念:疫情將會令人類對視像溝通(visual communication)大幅提升,故趁此時機,讓同學們及早準備。

 

從「子非魚」學習文化內涵

 

除了在技術層面創新教學,也有教師嘗試提升學生的文化內涵。

 

有位教作文的老師用上水族館的視頻,各種魚類在熒幕出現──倏地,每位網上學習的同學便進入了水底世界,然後慢慢意識到魚困在魚缸內,人則困在屋內。接着,老師叫同學們用手觸碰面前的玻璃熒幕,感受一下魚的恬靜,再把自己的心情寫下來……讀到這裏,有一種「子非魚」的西方版本之感覺: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亦不知魚之漠。樂與漠,皆不在魚,在人心。

 

另外,亦有老師請來詩人跟學生視像對話,透過詩人朗讀自己的作品,讓每位學生得以近距離觀察他們的表達技巧和能力,結果比起在課堂聽課更集中,並往往有更濃烈的感受。然後同學再按自己當刻的感受,寫作回應的詩句,既是年輕一代自省和反思的難得機會,亦促成跨世代的文學交流互動。

 

還有一位教歷史的老師:先讓學生觀賞一系列上世紀經濟大蕭條時期的黑白照片,再叫同學們就「社交距離」這題目,於自己所居住的環境周圍,拍攝一輯反映自己看法的黑白照片。

 

接着大家一同討論,那段時期跟最近這段日子,有哪些類近之處,亦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學歷史固然要懂批判、亦要有創意,然而更重要的也許還是了解當時的生活背景、前人的局限,從而借古鑑今,明知歷史總是不斷重複,但遙望將來,人類仍希望不要重複過去的錯誤:畢竟歷史要教的不只利弊和成敗,更重做人之得失。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20年6月10日

 

原圖:RTHK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2
支持
3
好正
3
無意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