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企業更要保就業
撐企業更要保就業

本文作者為立法會議員陳克勤


去年「黑暴」禍港,各行各業的生意一落千丈,本以為踏入新的一年社會情況可以有所紓緩,各行各業可以漸漸恢復正常,怎料遇上史無前例的疫情,由封城去到封國,全球經濟活動幾近停頓。香港作為一個外向型經濟體難免受到衝擊。失業率上升至百分之三點七,就業不足率亦上升至百分之一點五。雖然與其他國家相比情況不算太壞,但失業率已經創本地九年新高了。

 

打工仔最緊要保住飯碗

 

疫情自二月至四月,也不過兩個月的時間,即使生意不景氣,一般商店應該還不至於立即倒閉;可是,自去年六月起,持續半年的大型群眾活動,以及後來的「黑暴」堵路、破壞,一連串社會事件早已令依靠遊客的行業「內傷」。今年爆發的疫情更令情況雪上加霜,世界很多國家都限制國民出門,預計這種情況最少還要持續幾個月。面對諸多不明朗因素,很多僱主都逼不得已選擇裁員或要求僱員放無薪假;也有一些小店選擇結束營業,大型連鎖店亦減少店鋪數目和人手。在這個人人自危的氛圍下,「打工仔」最緊要還是保住個「飯碗」。

 

較早前,民建聯約見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促請政府第二輪「抗疫基金」必須以「補遺漏、保就業」為目的,防止本港出現大規模的企業倒閉及裁員潮。政府常說,保就業要先保企業,這個理論上講得通,但實際上企業可以採取停薪留職或減少工時等方法去應對。沒有討價還價能力的員工卻只能「硬食」,令很多家庭陷入困境。我們絕不希望見到企業必須以打爛員工「飯碗」的方式才能捱過疫情,所以政府於保企業也必須保就業,甚至要專門撥出一部分的資源用於保就業。

 

為僱員訂緊急援助方案

 

然而,香港沒有好像外國那種失業保障制度。市民一旦失業,就只能動用自己的儲蓄。假如長期失業而耗盡積蓄,最終便只有申領綜援這一選擇。香港這種制度有利有弊,好處就是簡單、容易執行,與香港的簡單稅制相輔相承;短處就是較難應付比較短期的、突如其來的衝擊。

 

現時有些僱員被扣減工時或被要求放無薪假,嚴格來說他們不算失業,只要經濟情況逆轉他們的收入可望恢復正常,因此這類人士大多不願意申領綜援。重點是要幫助他們能熬過疫情最嚴重的幾個月,讓他們在這段家庭入息驟降的情況下仍能維持一定的生活水平。舉例說,英國政府為了遏止裁員而代企業支付八折薪金,加拿大亦補貼企業員工七成五薪金。港府不一定要完全跟隨外國的做法,但是必須在僱員「食自己」和申領綜援之間,為僱員定出一個緊急援助方案,支持他們捱過最困難的時刻。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2020年4月8日

 

原圖:中通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0
點算呀
0
驚訝
0
無意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