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黑媒、黑記」繼續顛倒是非
不容「黑媒、黑記」繼續顛倒是非

前幾日,我作為特邀講者出席了馬來西亞國家反腐論壇。不出所料,論壇上有人向我問及香港當前的危機。廉政公署成功令香港躋身全球最廉潔城市之一,這是馬來西亞人所一直欽佩的。

 

也正因如此,他們才會特別困惑,為何香港這個擁有高效政府的現代化城市會允許暴徒連續三個月胡作非為,襲擊警署和政府大樓,無休止地破壞交通基礎設施。

 

要弄清楚這種反常背後的原因並不難。首先,與眾多偏頗媒體所報道的恰恰相反,香港警員大多克制地對待那些暴徒。儘管暴徒搞破壞時人數通常都是數以百計,警員只是拘捕少量示威者,對其他暴徒並沒有震懾作用;即便他們被告上法庭,很快便獲准保釋並重返街頭!

 

做假新聞詆毀警方執法

 

更糟糕的是,有部分資質成疑的「記者」助紂為虐。有傳媒業內人士透露,自街頭暴力事件爆發以來,向香港記者協會申請記者證的人數激增,記協僅僅收取二百港元、未有詳細核實申請者的資格就發出記者證。部分「記者」在警方記者會上的不專業舉動,着實令人懷疑他們是否真正的記者。令人擔憂的是,這些所謂「記者」常常違背報道新聞第一準則:即作為客觀的觀察者出現在現場,不試圖影響事件,事後做出客觀準確的報道。更有「記者」為了騙取市民對暴徒的同情,不惜做假新聞,詆毀警員的執法行動。

 

這些可疑記者在警方進行驅散行動時,總是貼身擋在防暴警察前面,阻礙警方行動。有關當局必須對在暴力示威現場採訪的記者作出更嚴格的監管。

 

暴力示威現場煙霧瀰漫,布滿催淚彈的痕跡,要「妖魔化」警方是何其容易。但憑我的國際經驗和與海外執法機關的交流得知,警方使用煙霧彈、催淚彈、布袋彈和橡膠子彈能減少雙方之間的肢體接觸,乃警方管理人群時能使用的最人道方法之一。相比之下,暴徒向警方投擲磚頭和汽油彈、射鋼珠,就顯得更具殺傷力。只可惜催淚彈確實給人一種如臨戰場的錯覺,再加上電子傳媒爭相近距離拍攝防暴警員制服暴徒的一幕,因此「妖魔化」警員輕而易舉!

 

有見及此,市民不能再依賴傳媒作為示威衝突消息的唯一來源。警方有必要設立一個專門網站,詳細列出過去三個月內出現的騷亂和非法集會。警方應強調每一宗非法集會和刑事毀壞行為均會獨立成案進行調查,並全力把暴徒緝拿歸案。此網站會讓國際社會見證暴徒在所謂的「和平示威活動」後作出的種種暴行,並列出暴民襲擊警員所用的汽油彈、磚塊、鐵枝等的統計數字。網站也應把警方迄今為止拘捕的1000多名暴徒紀錄在案,並公開他們的個人資料、控罪和相關刑罰。網站不僅可以以正視聽、為警隊塑造正面的形象,也對考慮參與暴亂的人起阻嚇作用。

 

應設專頁揭暴徒惡行

 

此網站也有助於警方的調查工作。就像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十大通緝要犯」一樣,它可以開設一個「暴徒」專頁,發布要犯全副武裝的照片,徵求市民協助揭露其身份。另外還可以懸紅通緝暴徒,任何人士提供資料協助警方緝拿疑犯歸案,均可獲得報酬。

 

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媒體報道對暴徒破壞設施所造成的巨大經濟損失大多輕描淡寫,也沒有提議要求暴徒為此作出賠償。我們不要忘記暴徒不斷毀壞納稅人的財產,難道他們無需承擔自身惡行所帶來的公眾損失嗎?

 

政府應考慮設立一個「損害賠償基金」,由該基金賠償示威活動造成的所有公共財產損失。此外,暴亂的受害者,包括立法會、港鐵、商舖和與示威者爭執而導致私家車被毀壞的車主均可向該基金索償。政府會定期更新這些公開索償資料,讓公眾清楚知道暴徒對社會造成何等程度的破壞、為納稅人帶來何等程度的負擔。

 

原文轉載自《大公報》 2019年9月10日


原圖:大公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4
點算呀
15
令人傷心
19
超無奈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