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隱管治應跟上時代
私隱管治應跟上時代

大數據和「雲端儲存」令個人資料被高度集中,亦易於分析整理,無論是商業營銷,還是參選拉票,都已離不開對目標對象群心態訴求的實時掌握。在有市有價之下,個人資料被各方競奪,甚至公然剽竊,而這卻將社會推向「無私隱」年代,大家都淪為「透明人」!


歐盟經已祭出重典,以高額罰金迫企業守法,但個資問題同樣嚴重的香港,主其事的私隱公署卻屢被譏為「無牙老虎」,何時才能認真改革,長出有用的牙爪?


1993 年,《The New Yorker》雜誌刊登了一幅漫畫:一隻黑狗站在電腦椅上,爪子扶着鍵盤,望向站在地上、表情迷茫的白狗,興奮地說: 「On the Internet,nobody knows you're a dog. 」( 在互聯網上,沒人知道你是一條狗。)但這個「黑色笑話」現已出現2.0 版,因為大家不僅知道牠是一條狗,而且其名字、主人、地址、品種、血統、毛色、年齡、病歷,甚至最喜歡吃什麼牌的狗糧、有沒有接受絕育手術等,都一目了然。


適應大數據時代


互聯網+重塑市民生活和政商生態,帶來了諸多方便,但亦凸顯現行監管政策嚴重滯後,令固有的防禦邊界成為讓有心者任由出入的「擺設」。多間主要互聯網服務公司通過不斷收集、存儲、瀏覽,掌握並販賣用戶的個人資料和行為資訊;至於「黑客」更是搶先領放,予取予求。這或是出於機構和資料管理人的輕忽、監管政策「離地」,但更多的是為了金錢或政治交易。


人類花了幾萬年才進化到講法守規、尊重私隱的文明社會,互聯網只用了幾十年就將其扭曲為:把別人的個資變成自己的鈔票或選票。隨着中外多家大型企業連環曝出客戶個資外洩或被非法挪用,判罰天價罰金,首當其衝的雅虎便被罰5000 萬歐元(約45 億港元)。


至於香港,作為國家數據樞紐,加上市民機不離手,私隱公署去年接獲的機構洩漏個資事故通報數字創新高,共有129 次,較前年上升22%,主要涉及黑客入侵、系統設定有誤、遺失文件或便攜式裝置,或經傳真、電郵或郵遞意外披露個人資料等。接獲投訴個案亦較前年上升23%至1890 宗,公署責任日重,但卻屢被譏為「有權調查而無權檢控」的「無牙老虎」。


公署現正檢討修訂《私隱條例》,包括就資料事故強設通報機制、執法權力、違例罰則及資料處理者責任問題,以提高阻嚇性,期望今年上半年與政府商討。修法的時間和力度固然重要,執法的決心和「貼地」更為關鍵。


須強調,個人資料屬個人而非機構,法律規範和罰款只能降低資料無心外洩的機率,對於真正有心的犯罪者,仍是束手無策,公署還須加大力度向中小微企推廣合規個人資料和數據倫理道德的私隱管治制度。


原文轉載自《香港商報》2019年2月13日


圖片來源:RT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0
支持
0
嬲爆
0
超無奈
0
無計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