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島魂
廣島魂

剛從廣島回來,就聽到那裡山泥傾瀉的消息,已活埋40 人了。

兩星期前還身處小城,人和事、景與情,記憶猶新,今天卻看見部分土地已成廢墟。

最初說要去廣島,朋友說:廣島?有什麼好看?原爆時通通給毁掉的一個城,歷史遺蹟都沒剩一幢,有什麼好看?有,就是看它怎樣重生。

這次暑假帶孩子去日本,主要留在兩個城市:廣島和京都,一個在戰爭中給完全毁掉,一個有幸沒經歷戰火,什麼都留了下來。

據說,盟軍對日本國土進行全面攻擊的時候,是一位中國人,把京都在原子彈眼下救回來,他就是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

當年,盟軍轟炸目標本有小倉、京都、奈良、廣島、新潟等,但身為建築師的梁思成透過美國駐重慶辦事處聯絡官,寫了封信給羅斯福,陳述保護京都、奈良古建築的重要性,並提交了一些古建築的圖則,說明「建築是社會的縮影、民族的象徵,但絕不屬於某一民族,而是全人類的共同財產。如奈良唐招提寺,是全世界最早的木結構建築,一旦炸毁,無法補救。」

美軍果然接受了梁的建議,並請其助手在軍用地圖上標出保護區塊,讓日本幾個古都免於原子彈轟炸之難。至於廣島,因為當時是兵工廠,故成了第一個被原子彈毁滅之城,死了18 萬人。

訪廣島的「和平公園紀念館」那天,正值颱風來臨,風雨飄搖下,看到原爆後全城唯一炸剩的一個圓頂,分外叫人動容。紀念館內有兩個模型,最叫人揪心,一個是原子彈落下前的廣島,欣欣向榮;另一是原爆後,城鎮變成一堆土,半幢樓不剩。

紀念館前, 有條小水, 叫「平和之池」,幾個外國人,淋着大雨,不打傘,在紀念碑前鞠了個躬,佇立良久。

女兒說: 「會不會是美國人? 來懺悔?」我只想知道,69 年前的18 萬寃魂,安息否?

原文轉載自《明報》2014年8月25日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