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沒有將友情淡化
時間沒有將友情淡化

在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早期,我公司在上海有個「補償貿易」的項目,和中國紡織公司上海分公司合作生產熱溶領襯布。中國派出技術小組前往加拿大作技術交流,由我負責在滿地可接待他們。


當年George剛從大學畢業,在Dominion Textile公司任職。他是馬達加斯加華僑,在毛里求斯曾經讀過四年英文,能說流利的法語和略帶順德口音的廣東話。公司派他充當翻譯員,協助我接待上海來的客人。這是我初次認識George,以後來總公司公幹都盡量找機會與他見面。雖然不算深交,但他對我非常熱情誠懇,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妻子Marie Claire是土生土長的毛里求斯華僑,到了加拿大才與George認識,志同道合,成為終身伴侶。


由於所屬部門不同,我與George在工作上没有任何聯繫,我們的交往都是屬於私人性質的。他打得一手好網球,我曾與他較量,不過敗陣居多。他也熱愛高爾夫球,是個高手。夫唱婦隨,Claire也喜歡這項運動。如果有機會與他們在球場上切磋,相信會得益不少。


退休後我移民到多倫多,曾經到滿地可觀賞網球賽,趁機拜訪過George與Claire,還見過他們的兒女。殊不知一隔便十多年,他和妻子也相繼離開工作單位,開始享受退休的生活。George一直在紡織界工作,得到僱主的重用,功成身退。他鼓勵兒女向外發展。兒子在大學畢業後繼續往北京大學進修,後來又到上海工作了幾年,精通英文和法文,普通話也說得很流利,成為外貿企業渴求的人才。女兒不甘後人,應邀到孟加拉工作。George對我說,他希望兒女遠走高飛,不想他們過分留戀加拿大安逸的生活。他不是說說便算,而且身體力行。退休後,他前往孟加拉協助一個廈門來的朋友擴展生意,非常成功。現在由兒子接手,希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份高瞻遠矚,和一些目光如豆的香港人,他們連越過深圳河也不曾想過,確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我這次去滿地可的主要目的是探望患了癌病的舊老闆,也順道去拜訪George與Claire。來到的一天他們便邀請我們到一家叫Bonaparte的法國餐館吃法國餐,盛情難卻。在柔和的燈光下,一邊品嚐佳餚美酒,一邊訴說別後多年各自的經歷。他拿出一封十一年前(2007)我寄給他的信,顯示歲月的無情,不經不覺我們都老了一些,但我們的友情卻歷久常新。我問可否讓我重看一遍,他說當然可以。內容其實都是一些閒話家常,没有什值得保留的東西,但那封信卻被完整地保留下來。這份重視,這份真情,非常難能可貴。


意猶未盡,第二天晚上,他們又邀請我們到府上作客,由Claire親手下廚,中法合璧。飯後還加插了觀賞煙花的活動,移師到市中心一個朋友家,登上頂層,一邊品嚐美點,一邊喝紅酒,遥望煙花表演,盡興而返。


自問此生平平無奇,George卻識多見廣,事業有成,家庭美滿。有他這樣的一個朋友,三生有幸!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