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敗一場
好好敗一場

半夜四點,么女的鬧鐘響起,沒想到,全屋最知醒是這個初哥球迷。

那夜是巴西德國之戰,慶幸女兒把我們準時叫醒,否則遲一點起床,都會錯過這場世紀球賽。因為自開波十一分鐘始,德國就有入球進帳,然後差不多每三、五分鐘入一球,半小時不到,已進帳五球,賽事還有一個鐘,已打到5 比0,么女說:「噢,唔使睇了,得!」

「你點可以咁?人仲要打落去,如果你是現場球迷,難道就此拂袖離場?」我說。

「都冇得追啦,輸梗!」

「小球迷,你要看的,是巴西球員在往後的時間,如何熬下去?」

球賽的殘酷處,就是無論什麼處境,賽事都不能腰斬,一場九十分鐘賽事,只打了三分一,已預知失敗結局,對球員的最大考驗,就是如何一股作氣,好好地敗一場。如人生。

有些人,先天不足,或者後天遇波折,注定路難行,當鋪在你眼前只是一個黑洞,你該如何走下去呢?

這天,我碰到了張潤衡。

大家可能不認識他,但如果我說,他是十八年前八仙嶺山火的倖存者衡仔,相信許多人都會記得那一幕。

潤衡當年被救出時,身體嚴重燒傷,雖然治療期間動了逾百次手術,但今天站出來,那種燒傷的痕,還是會讓人駭然。

起跑線是沒有了,仍要走下去的漫長人生路,該如何熬?與其抱怨恨,不如好好敗一場,更何,不到最後不知是勝是敗呢?

今日的張潤衡,不單是心理學博士,還在大學教書,早年拿了傑出青年,比許多條件豐厚、自以為走在坦途的人生,好得多。十八年前,誰都會覺得潤衡的賽事完了、輸梗,怎料到,十八年後,跑出一條好漢,領在前面,讓我們望塵莫及。

原文轉載自《明報》 2014年7月11日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