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富於民」須重扶貧 投資未來
「還富於民」須重扶貧 投資未來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發表今屆政府首份《財政預算案》,宣布「大手加甜、派糖」給市民,動用近四成盈餘、即約五百五十億元去還富於民,但就堅決拒絕人人派錢。說實在的,財爺的決定雖未必人人「收貨」,但直接派錢、人人有份的做法,看似「公平」,但其實絕不「公義」,完全不符合善用公帑的原則外,更重要是令資源不能落在最有需要的一群人身上,猶如「倒錢落海」、用不得其所。

 

關顧基層 投資未來是王道

 

綜觀整份《財政預算案》,教筆者最欣喜的是財爺總算兼顧各不同階層利益,中產獲減稅最多三萬元、各種免稅額加碼;綜援人士、長者及傷殘人士獲發「三糧」;低收入家庭津貼及就業交通津貼,也同樣加碼,財爺更特別重推俗稱「N無津貼」的資助,另外有需要學生獲發放一次過二千元現金津貼等,稍紓基層市民燃眉之急,在扶貧方面也幫上一點忙。

 

說到投資未來,由上屆說到現在的創科發展方面,換了個財爺,終於見到「大手筆」一些地投放資源,財爺今屆預留約五百億元用於發展創新科技,總算反映出真有誠意投資未來,而不是把錢藏在政府的「豬仔錢罌」而隨時間貶值。暫時只看到「大數」是用於創科發展的基建設施為主,如興建創科園、改善科學園設施、建設電競場地等,在科研和人才的投放,還須待細節出來才可判斷。

 

應對未來另一重點,是改善醫療設施。除即時加入醫院管理局的經常性資助每年六十億元之外,今次財爺更特別預留三千億元籌備第二個十年醫院發展計畫。香港正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莫道是老人家未來對公立醫療服務的需求,不同的公立醫院在今次流感高峯期「逼爆」已凸顯出本港醫療設施滯後的弊病,繼上屆預留興建醫院的資金,今次加碼,可算是進一步撥亂反正。

 

回到派錢與否的問題上,其實政府經歷過一一年派錢給市民,被罵得更慘,早已怕怕。第一,派錢在「政治」上根本得不到好處,政府「開庫房」派錢,對官員的名聲以至民望沒有甚麼幫助;第二,派錢還被關注社會長遠發展的市民批評為「短視」;更重要的問題,就是派錢造成「濫花」,十八歲的學生拿着「意外之財」去買手提電話、去旅行的畫面還歷歷在目,如果政府再派錢,等同於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直接派錢 弊遠大於利

 

今屆財爺以非派錢的方式來還富於民、投資未來,做法合理。不過,筆者留意到有關「土地資源」的部分,看到公屋數量在未來五年建屋量約為十萬個單位,私樓在未來三至四年供應則為約九萬七千單位,與上屆政府任期完結前,公布未來五年(二○一六至一七年度起計算)公屋、私樓的供應數字相當接近。似乎在房屋供應方面,現屆政府還須努力,畢竟住房和人口老化都是社會致貧兩大因素呢!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2018年3月1日

 

原圖:港人講地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