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賺「外匯」卻滅亡,何解?
明朝大賺「外匯」卻滅亡,何解?
「一帶一路」由來已久,歷史上中國曾是全球貿易中極為重要的參與者,今天我們可以用現代經濟學的角度重新檢視過去「​一帶一路」發展的成敗得失,這有助我們了解朝代興衰的因由及避免犯錯。
兩個多月前我到過廣東陽江參觀「南海一號」博物館(見圖),館中唯一所藏是完整打撈到的一艘南宋沉沒的商船,但見船上滿載數以萬計中國各地生產的陶瓷用品及東南亞及印度洋諸國的貨幣,足證當年海上貿易甚具規模。
明朝雖曾有鄭和下西洋,但因沿海倭寇為患及其他原因,朝廷大部份時間都實施海禁鎖國政策,人民不能出海貿易,違者斬首示眾。隆慶元年(一五六七年),朝廷批准福建漳州的月港開港,漳州及泉州的商人可對外貿易。此禁一開,中國人立顯出其出色生意人的功架,貿易大盛。
中國輸出的商品主要是絲綢、生絲、陶瓷、茶葉、蔗糖,輸入來自印度的香料,輸出地不但到了印度洋諸國,而且利用了西班牙的新殖民地菲律賓作為中轉站,經西班牙人的大帆船把貨物跨過太平洋運至墨西哥,有部份貨品還被運到歐洲。明朝雖禁止中國商人與日本貿易,但葡萄牙人及荷蘭人都有把大量中國貨品運到日本,澳門亦已發展成重要的貿易港口。中國的商品已名副其實在全球無遠弗屆。
中國的貿易結果是龐大順差。以前中國經濟慣於自給自足,對外國商品需求不大,外國也因而解決不了它們與華貿易所出現的赤字問題。但隨着北美洲及日本相繼開發到新的銀礦,它們的貿赤得以解決。白銀是那年代世界上通用的貨幣,情況頗似今天的美元。明朝時的貿易順差便有如今天中國的順差,順差在明朝帶來白銀的淨流入,今天則是中國的美元儲備愈積愈多。那個年代沒有多少跨境投資,所以我們大可把白銀的流入量看作是貿易的順差值。
白銀流入了多少?已故經濟史學家全漢昇估計,美洲白銀一半流入了中國,日本的白銀不少亦以中國為最後目的地。歷史學家李隆生則估計,明朝一百年間,從日本和從北美洲輾轉經菲律賓或歐洲流入的白銀可能共達三億両,平均每年三百萬両。
這三百萬或三億是甚麼概念?一五九三年明朝的國家稅收共二千二百九十五點三萬両,軍餉用度則為八百三十六萬両。這意味着甚麼?明朝經濟並不算好,時有災疫,打仗輸給滿洲人部份原因亦是無足夠軍餉。這裏有一個複離的經濟學問題,明朝的長期順差等同每年淨流出價值三百萬両的消費品,換回三百萬両只能作通貨,但並無多少使用價值,不能充饑的白銀。若這些白銀可被用來購回外國商品,那麼問題便不大,否則情況有如經濟持續大出血,每年出血量大於軍餉的三分一。
我們不能說留在中國的白銀沒有用,但其用處卻是可用更簡單的方法代替的,即使用紙幣作貨幣,而不用人民辛勤勞動製造的產品換回來的白銀。當然政府也可動用部份白銀作儲備支持數倍面額的鈔票,有如南宋時宋孝宗所用的政策一樣,但可惜太祖時政府沒遠見,濫印了鈔票,貶值至不足千分之一。
明一代失去了運用較先進貨幣政策的機會,買賣都是倚靠代價昂貴的白銀作通貨。若他們聰明一點,明朝未必會缺乏軍餉,以至饑民譁變,也許亡國之期可推後。從此觀之,今天中國三萬多億美元儲備是否過多,也應不時檢討。又悉一八九五年甲午戰爭後中國要賠償日本二點三億両白銀,真的是淘空了中國,後人不能不低徊短歎。
原文轉載自《頭條日報》 2018年1月19日
原圖:http://3g.china.com/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