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派慎防掉入勝利的假象
建制派慎防掉入勝利的假象
記得在2015 年區議會選舉前夕,筆者跟不少建制派的社區工作朋友研討過,感到多數人心底裏是對選情感到樂觀的:一來他們對自己的社區工作有自信,加上經過2007 年和2011 年區議會選舉的勝利,對2015 年的選情更有信心了;二來是佔中之後,不少人評估反對派在社區的支持度下降;三來是該屆區議會選舉有不少「雨傘組織」參選,以為這些人是「炮灰」,不必重視。最終, 大家也知道結果了,縱然建制派仍然在18 區區議會佔據多數議席,但反對派得到的總議席卻增加了,更有多名「傘兵」擊敗建制派的資深前輩進佔議會;即使是落敗的「傘兵」,也有好幾人只是「僅敗」。結果可謂令人大跌眼鏡, 「波始終是圓的」!
到了2016 年的立法會選舉,建制派在地區直選和功能組別的所得議席與2012 年選舉差不了多少;但實際票數方面,無論是地區直選或功能組別選舉,差距卻擴大了。在2016 年底的選舉委員會選舉,反對派陣營在多個專業界別也取得顯著的議席和票數增長, 提升了他們在特首選舉的影響力。
選舉臨近料建制派成績難進展
可以坦率地說,由2015 年至今,建制派在幾場全港性選舉也遭受衝擊。馬上就到幾場立法會補選和區議會選舉了,筆者悲觀地估計,建制派的成績恐怕難以取得進展。這判斷,跟多數建制派朋友不大一樣。有不少朋友認為,經過人大常委會釋法、幾名反對派人士的立法會議席被褫奪、議事規則成功修改、游蕙禎等人公然辱華、多名曾破壞社會安寧的反對派人士被判入獄、多個港獨和本土派的組織瓦解,以及新特首上場後社會氣氛表面好轉,反對派近月發起的多個遊行示威也沒有多少市民響應, 反對派主要的媒體快「撐不住」,建制派大型網媒近月的影響力甚至壓倒反對派大型網媒,反對派顯得弱勢了,政治形勢應該是出現了根本好轉, 支持建制派的市民愈來愈多,支持反對派的市民愈來愈少。
然而,實事求是地評估一下,在香港社會根深柢固的意識形態和反對派仍然主導政治話語權的情况下,普羅大眾短期內會因為有幾名反對派人士被DQ(取消資格)、議事規則被修改、擾亂社會秩序的人被判入獄、本土派組織瓦解,從而由投票予反對派轉而改投予建制派嗎?抑或會引起更多人同情反對派,而且社會運動受到壓抑,不滿無法宣泄,繼而更踴躍投票予反對派?
更令人憂慮的是,預期於2018 年將會分別舉行兩次立法會補選,倘若建制派在耗費龐大人力物力的情况下依然連敗兩次,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恐怕更會對2019 年的區議會選情帶來嚴重影響。在剛剛過去的港島兩席區議會補選,建制派在東華選區丟失了一席並不意外,意外的是自由黨在山頂區的得票大幅減少了,而反對派得票卻上升,更加劇了筆者的憂慮。
沒有樂觀的本錢
當然,政治一天都嫌長,筆者的判斷可能是過分悲觀和簡單化了。依過去經驗,各政治陣營的團結程度和人選部署、選舉前發生的重大政治議題,以及特區政府的民望,也會大大左右選舉結果。尤其是特區政府的民望,從2003 年至今的選舉結果可見,建制派選舉成績與特區政府民望的關聯性可謂十分大。
所以,來年的兩場立法會補選結果可謂政治形勢和選情的試金石。如建制派取得了理想成績,在議席和得票上亦有所增長,便顯示政治形勢確實出現了根本扭轉;否則的話,建制派在過去一段時間所取得的成績和「甜頭」,從選舉導向的角度出發,很可能只是一種表面的勝利,並未能成功轉化成選票。無論如何,建制派絕對沒有樂觀的本錢
原文轉載自《明報》2017年12月27日
原圖:港人講地資料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