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齊下應對電費加價周期
多管齊下應對電費加價周期
持續兩年的電費減價「蜜月期」告終,兩電明年電費均加價1.9%,調整幅度看似輕微,但只是「回吐」部分被多收的「能源附加費」。面對全球天然氣價格持續上升的市場環境,本港天然氣發電比例卻將增至五成,加上兩電的天然氣發電機組資產陸續入帳,本港電費即將重回上升周期。由於電費關乎民生,政府需要及早籌謀。
天然氣價升影響電費
港燈明年淨電價每度電由1.104元增至1.125元,增幅1.9%,而中電則為1.154元,加幅同樣是1.9%;以每月平均用400度電的家庭計算,每月將分別多付8.4至8.8元。今次電費加幅輕微,有三大主因,第一是兩電繼續把早前打贏官司獲政府退回的稅款回饋用戶,降低基本電費的加幅,第二是兩電把過去多收的燃料費發還一大筆給用戶,降低燃料費的漲幅。第三是行政會議將港燈的加幅,由雙位數字大砍至1.9%。
然而,港燈估計明年的燃料帳結餘僅9.1億元,較今年的26.7億元大減65.9%,而中電亦由今年的21.9億元減至明年的14.66億元,跌幅有33.1%,降低電費的「可用工具減少了」,淨電費相應回調的風險冒升。再者,為配合環保減排,兩電將增用較潔淨但成本較貴的天然氣取代燃煤,達到在2020年天然氣發電比例增加到五成的目標,無論是購買更多天然氣、增設天然氣發電機組、更換現有燃煤機組,還是興建液化天然氣設備和裝置等資產及投資,由明年開始陸續入帳,資產膨脹加回報高企的結果,必定是電費易加難減。
值得關注的是,隨着綠能普及,天然氣的需求飆升,再加上出現取暖需求正高但油氣管線迭出意外的「完美風暴」,「量價齊升」之下,9月份以來,全球的天然氣價格累計漲幅已逾100%,後來因中國當局出面關切,才使價格逐漸回落。展望將來,燃料價格和電費的上升周期,已確切明顯。
畢竟,電力並非一般商品,電費更是關乎民生,當局必須以民生為重,在電費問題上設法在民生和電企利益之間取得平衡,並要對低收入基層家庭作出特別照顧。有社工透露,劏房戶的電費平均每度電要1.5元,最高「癲價」更要每度電3元。因應這一波可以預見的加價周期,政府及早籌謀,不能再倚仗行政會議作最後把關。
港府須三管齊下
為了減低燃料費壓力,政府應採取三管齊下手段,第一是考慮向兩電提供更大政策誘因,引入上網電價,以便緩減興建新發電機組、降低電價上升壓力。第二是考慮收回「能源附加費」的管理權,避免兩電用作財技工具。第三是積極採購和探討廉價的潔淨能源,除內地的管道天然氣外,應盡快興建更多液化天然氣設施,提高其採購競爭力;並要設法鼓勵發展太陽能發電。
原文轉載自《香港商報》 2017年12月16日
原圖:部分來自Takungpao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