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黑盲反 無助解決土地問題
抹黑盲反 無助解決土地問題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發布任內第一份《施政報告》,當中最受關注的政策包括推出「港人首置上車盤」,幫助中層收入的家庭以較市價低的價錢購買樓房。《施政報告》還未公布,反對派以至其媒體就急不及待向林鄭月娥發炮,有報章以頭條報道指林鄭推出公私合營首置盤,為地產商的農地「點石成金」,又引用環保觸覺總幹事譚凱邦的說法,指政策可能「向發展商作一條龍利益輸送」。然而,政府以公私營合作形式推地,就等於「利益輸送」?是反對派欲推倒政策,還是以免政府「得分」,所以預先「謀殺」其政策?

利益輸送指控如同政治攻訐

當部分輿論整天把本港現時缺樓缺地的問題掛在口邊時,只要有留意有關土地、房屋的事態發展,便知香港並非缺地,而是欠缺有計畫開拓的空置土地,是私人發展商土地也好,是從政府購買得來的土地也罷,都是政府拓地的可行選項。

特區政府在推出「港人首置上車盤」時,所面臨的一大困境,就是倘若將現有或即將推出的公屋、居屋以至私樓土地撥作「首置上車盤」,無疑只是把本來用作興建公、私營房屋的土地換作是興建「首置上車盤」,無助於增加供應、解決「難上車」的問題。

只要想深一層,就不難明白政府的想法是在不影響現有公、私營房屋供應的情況下,「諗計仔」與私人發展商合作,把可作規劃的土地,如農地等釋放出來,目標除了以較低價錢助香港人「上車」外,也依循政府所訂立的條款,為一班符合資格的上車人士,提供一定數量的「首置盤」。這明明就是政府為了廣大市民福祉,想方設法增加「首置盤」,也化被動為主動,確保未來市場有足夠「首置盤」供應,但偏偏盲反派若強要指稱這是「利益輸送」的話,實則是在損害市民福祉。

包容理性思考土地供應問題

事實上,現屆政府秉承了上屆政府迎難而上、開拓土地的決心,並在上屆政府全力增加公、私營房屋供應的良好開端下,繼續解決市民住屋困難。可是,要解決這個積存已久的問題殊不容易,本港的房屋問題亦已達水深火熱的程度;在解決土地房屋的大是大非問題上,請盲反派不要先以「陰謀論」看待政府,而應細心研究政府提出的計畫,正如林鄭昨日所言,她期望社會各界以包容、開放及理性的態度思考土地供應的難題。

真誠希望盲反派的政客、媒體,在夜闌人靜的時候可以想一想超過二十萬劏房戶、擠逼戶以至未能「上車」的年輕人苦況,或許,他們應當放下偏執,收起抹黑,跟政府在土地和房屋問題上共謀共議。套用林鄭的一句話,就是「一起同行、擁抱希望、分享快樂!」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2017年10月12日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