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感言
六四感言

6月的天氣開始變得酷熱,人會有些躁動。對於一年一度的六四紀念,大部分香港人從不認為自己是旁觀者,遊行、祭奠、集會、撰文,幾乎是同喜同悲。

即使有民調結果剛剛出爐,顯示「當時北京學生做法正確」與「支持平反六四」的百分比大幅下降,有評論認為這代表支持平反六四的香港市民減少;但亦有人堅持,過往多年香港社會從來未有把此事淡化或遺忘。較肯定的是,民間對這事件的諸多討論已經趨向理性,事件不再單純被理解為非是即非的認知。

年輕一輩更認同當年北京學生的做法,順理成章,相比於長輩們,年輕人更具激情去追求心中的理想。而對於親歷六四的一代,或者需要的是更多歷史的真相,追究責任。事後有人離開中國奔赴異國他鄉,慷慨激昂成為「意見領袖」,而更多的當事者留在北京,成為不為人知的名字和受忽略的細節。廣場內外有重大傷亡是不爭的事實,只是那幾天發生的事故,整個圖像仍然缺了好些板塊。受害者和學生說了一些,趙紫陽在「改革歷程」中說了一些,鮑彤和其他人也說了一些。當時不少媒體的報道廣為流傳,後續如何,反而受遺忘或忽略。死傷有多嚴重,有多少學生、工人、民眾、軍人傷亡,依然各說各話。又事件是否可以理解為政府與學生的對決;工人和社運分子又扮演什麼角色?在絕對的對與錯之間,仍然存在不少的空間。

爭取平反的人基於對真相的追尋,所以孜孜不倦,上下求索。但解鈴還須繫鈴人,要真正給六四一個公正的論斷,終究還是看國家未來政制改革的走向。鈴鐺總有一天會解開,在這個過程中,是否應促使歷史一步步鬆綁,而非以激烈的拉扯使心結綁得更緊?

歷史剛剛經過身邊,不想記憶的會選擇性遺忘甚至刻意隱藏,同時又會有愈來愈多的史實揭開。激盪的史料足以令心血沸騰,遺憾卻有人借港人對六四的傷痛鼓吹「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這無疑是在傷口撒鹽,對純粹精神的侮辱。如果真的祝福逝者安息,那就但願歷史不再重演。

原文轉載自《信報》2014年6月6日

原圖:網絡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