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區域格局在巨變中
國家區域格局在巨變中

在過去的10多年裏,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無論 是整個中國的區域格局,還是香港所處的粵港澳大灣區,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有必要對國家區域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做一個檢視,以謀香港的發展方向。

以往我們提到中國的經濟增長重心區域只有珠三角、長三角,至多只會將在經濟發展表現稍遜的環渤海地區都算進來。3個區域由南至北分佈在中國的海岸線上。但是在過去的七八年間,國家密集地頒布了19個區域發展規劃。不止有沿海地區,還有內陸省份。而這些區域發展規劃的特點是以經濟發展基礎較好,而又比較相近的城市為核心,以高速城際鐵路、高速公路為基建網絡帶動,將方圓約一二百公里內的大中城市連繫起來,形成「一小時生活圈」。以這些大中城市為基礎,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重心。這些區域,有的直接以城市群命名,有的則稱為經濟區。

國家賦予這些區域不同的功能。比如海峽西岸經濟區主要是以福建省為核心,面向台灣為試點的區域;而北部灣經濟區則以廣西省為中心,面向東盟的經濟區。

除了沿海省份之外,國家在內陸地區也規劃了多個新的經濟增長重心。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湖北武漢省市群、湖南省的長株潭城市群和成渝經濟區。湖北武漢城市群是以武漢市為核心,包含鄰近黃石、鄂州等8個城市組成的城市群;湖南的長株潭城市群是以長沙、株洲、湘潭三市為核心。

成渝經濟區則是中國西部最重要的經濟區。西部地區的特點是大城市被大農村包圍,特別是重慶市,周邊農民極多。雖然重慶是直轄市,但它跟其他3個直轄市不同,周邊有很大的鄉村地區,還有不少依靠農業生活的人口。成渝經濟區的試點作用在於城鄉協調發展,就是逐步讓農民通過進城就業、學習等渠道,得到城市戶口,轉為城市居民,實現城鄉協調發展,這對國家將來的城市化是非常有意義的探索,若然成功可以推廣至全國。

未來中國有十幾「小龍」

建立這些城市群的一個意義在於跨越行政區域實現同城化。在行政區域不改變的情况下,這些城市率先在多方面進行同城化的嘗試。首先是交通同城化,即公共交通一體化,以班次頻密的高速鐵路、城際鐵路,以及高速公路把方圓一二百公里的城市連繫起來。甚至各城市內部的巴士等公共交通系統亦實現跨區域服務,讓整個公交系統為城市群服務,便利人員往來;在金融同城化上,政府降低銀行之間的資金支付轉帳的成本,免除以往跨城市轉帳所需要收取的費用;通訊同城化方面,以往城市之間的跨區通電話是需要收取長途電話漫遊費用,現在很多區域城市之間已經取消這些費用,實現收費的統一(今年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宣布將完全取消城市之間的漫遊費);規劃同城化上,在基礎設施、城市佈局、環境保護等方面作出規劃連接。

未來將這十幾個經濟增長的核心區域,每個區域將形成有幾千萬人口的城市群或城市帶。預計在10 至15年之後,它們每個區域的經濟規模都可以相當於一個南韓或台灣。當年亞洲有「四小龍」,未來一個中國就有十幾個「小龍」。中國的發展也從珠三角和長三角兩個「引擎」變為「百花齊放」。

大灣區盼能更上層樓

今年國家正式把「大珠三角」升格為「粵港澳大灣區」,也是希望這個區域能更上層樓,從一個繁榮的中國都市群發展為一個能夠在全球金融、創新科技中發揮領導功能的核心區域。

在廣東內部,產業結構過去10年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早年香港廠商在珠三角建立的「前店後廠」的出口加工型模式已經日漸萎縮。廣東大力推動臨海型重工業的發展,利用與中央國企、大型跨國公司的合作機會,在沿海佈置大型以重工業、化工業為導向的工業項目,並已經取得相當成果,形成了汽車、石化、造船等大規模的產業集群。廣東現在又利用國家產業轉型的機會,選出了電子信息、半導體照明、電子汽車、太陽能光伏、核電裝備、風電、生物製藥等11個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策略性新興產業,並以新型電子信息、半導體照明、電動汽車3個新興產業作為率先突破點。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的意義不言而喻。交通網絡、經濟產業乃至社會政策等領域的互通和協同,給粵港澳三地的未來發展帶來巨大的機遇。就香港而言,實在應把握良機,搭上國家「已預留座位」的發展快速列車。(文章僅代表個人立場)

原文轉載自《明報》 2017年5月17日

原圖: 政府新聞處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