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中香港的輻射作用
大灣區中香港的輻射作用

在今年全國兩會召開期間,總理李克強提出「研究制訂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其實「大灣區」的概念在地方政府的層次已經有長時間並且廣泛的討論,今次經總理的工作報告內提出,說明已經初步的醞釀成功,進入國家重要發展規劃的一部分。

所謂「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是將廣東省的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及肇慶市等9個沿岸或近岸城市,加上香港以及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組成一個國際級的城市群。

從「粵港澳大灣區」的定位來看,在國際上可以參照的有紐約灣區、三藩市灣區、東京灣區等。在發展的歷史中,沿岸城市都具備一些特徵,就是比較開放、着重創新、外向而國際化,經濟結構也多是開放型。而國際貿易貨運仍然是壓倒性以航運為主,所以沿岸城市在貿易上也佔盡地利先機,令到資源配置更有效率,文化交融薈萃不在話下,所以灣區城市在宜居條件方面也是佔優。而如果在一個地理灣區上可以有條件發展出足夠數量的城市數目,那就形成一個灣區城市群,發揮到「擴散帶動、協同增值」的作用。

在其他世界知名的灣區城市群,因為具備了上述的特點,所以都在經濟上和文化上扮演帶領的角色。這些灣區城市群,部分是在有利條件推動下自然形成,一些就是經政府刻意規劃發展而成,就像日本的東京灣區,這是日本集製造業、重工業的區域,產值佔了日本本土產值四成。而三藩市灣區是美國加州北部的都會區,人口雖然不足1000萬,但憑藉矽谷的成功,已是世界高科技的重鎮,也是大批跨國企業總部的所在地,這也令到大量商業服務的專業人士也在這個區域集中。

粵港澳這「9+2」的城市群,其「硬數字」相信是許多人的關注點。把這個大灣區的生產值加起來,已經超過1.4 萬億美元,這個數字是東京灣區的三分之二,和紐約灣區相若,更是三藩市灣區的兩倍。而這些生產值數字,不止是以機械式加數累積所得的數字,隨着區內的基建有突破性的完成,這個區域的貫通融和有跨越性的提升。過去這個「大灣區」的概念,只停留在討論桌上,在實際的地理形勢上,仍然有着相當的局限,其中最主要的是珠江把這個大灣區區隔開來。珠江東岸是一塊,西岸又是一塊,國家改革開放之前,珠江兩岸的經濟水平大致相若;但在改革開放之後,珠江東岸因為有香港在陸路相鄰,經濟發展速度遠超西岸。東莞固然成為工業製造中心,而深圳在過去10年,也成功轉型成為高科技中心,成就矚目。就算靠東的惠州,也憑大量的投資而急步追上。香港這個沿岸城市,在過去改革開放30多年中,其實就是扮演着「擴散帶動」的積極作用,成績斐然,國家領導人也多次提及。

4 座大橋助連成一體

「大灣區」由討論到成熟以至落實,是需要大量交通配套完成來落實。過去珠江兩岸,只靠一條虎門大橋連接,否則要北上至廣州地區才可互通,交通往還費時失事。而隨着港珠澳大橋的完工,香港這個輻射核心可以陸路直達珠江西岸珠海市,成為這個大灣區的一條大動脈。除了這條三市相連的大橋之外,虎門二橋也會在2018至2019年間完成,而深中通道也相信在稍後期間建成。以前的珠江兩岸,單靠虎門橋相連,就好像一個英文字母大楷「A」的模樣,到10年內成為有四橫相間的一把梯子的模樣,那大灣區才有條件成為一體,否則也只是一堆加出來的數字而已!有了這4座大橋的相通,把原本在珠江兩岸發展得相當成熟的交通網絡相連起來,成為一個縱橫連接的交通網絡。而香港作為輻射核心,港珠澳大橋一旦通車,配合即將完工的屯門至赤鱲角海底隧道,再接連深圳灣大橋,以及未來的東大嶼都會和港島的連接公路,相信用一個小學生也常用的詞語—— 「四通八達」——來形容,就最適合不過。

這個「9+2」大灣區的特點,不止是在於那1.4萬億美元的龐大生產值,而這些城市也有不同的定位和發展條件,可作互相配合的發展。香港作為區內的輻射中心,在帶動珠江東岸發展之中,自身也取得巨大的商業利益,和珠東地區兩蒙其利。當香港可以通過完善的交通網絡向珠西地區作出強力的輻射作用時,其能取得的商業回報,自然也相應提高。而對香港自身發展而言,土地缺乏一直是其中一個最大的制約,未來透過跟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合作,可以在這瓶頸上取得突破,這也就是在「擴散帶動」之外的「協同增值」了。

(文章僅代表個人立場)

原文轉載自《明報》 2017年04月19日

原圖: Takungpao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