頹垣裏的機遇
頹垣裏的機遇

平日忙於奔走,週日趁着陽光明媚,相約友人走訪吉澳。雖然只是半日遊覽,但行走郊野綠地之間,觀賞天后廟古廟及地質生態,更有地道墨魚丸等令人大朵快頤的地道美食,亦是相當的盡興。

一路上見到有不少已經荒廢了的民居。想來經常郊遊的朋友對此應該都不感陌生。這些破敗的建築大多坐落在郊野,離島,隨着居民的離開甚至遠走他鄉,日久失修,部分更已成爲危樓。但我就認爲,這頹垣敗瓦之間,或許亦有爲香港帶來發展的動力。

縱觀台灣、日本以及其他旅遊業發達的地區,郊野民宿都有較好的發展。香港這些破敗的民居,如果可以修繕重建,亦能夠像其它地區一樣,發展出可持續的綠色經濟,如民宿及生態農場等。事實上,這些舊樓大多被青山綠水環繞圍抱,坐擁絕佳景緻。爲了更好地經營,相信居民亦會加大對環境保護的重視,以吸引更多遊人來訪。

在郊野有效利用土地及環境資源,亦是爲港人提供多一種悠閒及度假的方式。每日辛勤勞碌,在週末偷得閒暇,獨自或是與家人親友到此「避世」度假,好好放空一下,亦不失爲好選擇。

事實上,政府對鄉郊土地發展綠色經濟缺乏支持,經營民宿及農莊的申請手續繁複,亦沒有專門的牌照和指引。郊野土地遠離市區,市民出入本來就不方便;政府一方面限制其使用,同時又沒有足夠的政策支援,讓鄉郊可持續發展。生於此的原居民無法自給自足,遂只能將土地單向地用作棕地用途,或直接搬離此地。

這也是吉澳從一個有6000多人的熱鬧小鎮變成現在只有數十人留守小島的原因之一。吉澳公立小學一度有600多名學生,及至05年停辦前只有兩名學生,最後現在亦成爲一片廢墟舊地。漫步於此,不勝唏噓。

如果政府能夠主動發展可持續的綠色經濟,在經營指引及牌照等方面拆牆鬆綁,相信願意投入加入者不在少數。鄉村亦有望回復到本來的風貌。這對原居民、普通市民以及生態環境而言都有好處,可以說是「三贏」的方案。近年荔枝窩修復及活化古村落,復耕農地,營造鄉村發展社區。亦有意見提議在當地發展民宿及生態農莊,如果建議能夠落實,亦不失爲本港綠色經濟的一個新試點呢。

原文轉載自《am730》 2017年2月14日

原圖:wenweipo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