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學生 消除負面氛圍
救救學生 消除負面氛圍

四日三宗學童自殺,令整個社會為之震驚。箇中原因,當然千絲萬縷。有專家指出,近年社會的負面氣氛,互聯網世界上充斥負面及歪曲言論,也加強了年輕學生的負面情緒,在現實與虛擬空間都瀰漫着謾罵、撕裂、欺凌、仇恨、矛盾,令人當情緒受困擾,也不敢真情表露,不但令情緒問題惡化,更有可能把負面情緒廣傳。

社會爭拗蔓延網上世界

踏入千禧年後,整個社會正式進入互聯網時代,現時「上網」幾乎稱得上是年輕一代的一切,跟友儕聊天會上網,購物會上網,就是結交伴侶、打遊戲機、完成功課等統統在網上做。

現時,社會上的爭拗、政治上不同群組互相攻訐已蔓延網上,不同政治組織發放有利自己的言論或刻意抹黑對手,網上成為殺戮戰場。遇有意見不同,隨時被人圍攻、起底、欺凌。令人不敢隨便表達自己的意見。

就以佔中為例,已因為意見不合而刮起一股網上「unfriend」潮,而剛過去的年初一晚旺角暴亂,有些網媒和網上博客以「食粒魚蛋都要開槍」、「警察主動向市民開槍」等為題敍述事件,乍看內容自然令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氣憤莫名,甚至乎是為社會失望憂心,但只要有看過電子媒體真實畫面的人,相信均會認同那些網上的報道,基本上是非常片面甚至失實。

可恨的是,有些受年輕人歡迎的網媒竟呼籲年輕人拜年時不要看「大台」新聞報道,並要拒絕與年長的「藍絲親友」討論暴亂,以免被洗腦云云。

這種另類「unfriend」潮,可謂挑起矛盾,製造隔閡,亦破壞親友的信任,試問對着一些至親至愛的人,卻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在網上表達不同意見又被孤立或欺凌,社會上的負面氛圍、人與人之間負面的情緒與隔閡又怎會消融?長期在這種負面的環境下生活,就算大人也感壓力,年輕學生又怎能不受影響?

網媒網民須負社會責任

當年輕人這邊廂為了怕被unfriend、怕被網上欺凌、怕被起底而不敢通過互聯網這個主要載體表達自己的想法,那邊廂卻又不斷接觸來自互聯網的負面資訊,當返回現實世界時,也會因表達自己想法而怕被排擠,自然也會出現灰心、失望等情緒。

雖然網上媒體不像傳統傳媒般受到密切的監管,但作為媒體,理應負上一份社會責任,尤其是網上媒體的受眾,很多時候均是入世未深的年輕人,至於網民,亦應多行一步,正確運用社交媒體。

網上世界以外,要遏止學童自殺風潮,最重要的還是師長和家長的聆聽,並在適當時候予以輔導,讓我們的年輕人保持積極而正面的人生觀。

救救學生,社會大眾亦須齊心協力趕走網上網下世界的負面氛圍。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2016年3月10日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