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紀念與我無關?
抗戰紀念與我無關?

執筆之時,還有十數小時,紀念抗戰勝利的大閱兵便舉行,別說香港這邊對閱兵關注度不算高,就是對於九月三日列為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紀念日假期,也被人炒作為「媚共」;早前還有部分人對大埔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納入國家級抗戰紀念遺址嗤之以鼻,甚至對抗戰老兵當年奮身抗敵的感人故事亦不屑一顧。筆者雖沒有親歷戰亂,但仍然覺得,身為國民,應當清楚認識歷史。

血濃於水 兩地互助抗戰

幾位曾參與抗日的老兵昨日出發往北京出席閱兵儀式前接受傳媒訪問,其中一位老兵慨嘆戰爭殘酷,令家人均喪命,希望年輕人知道抗日歷史並承傳下去。然而,過去一段長時間,不少年輕人基於對內地或中國共產黨的負面印象,竟然把當年內地與香港的抗戰努力割裂開來。

那個年頭,香港還是英國殖民地,日軍攻到港島,英軍十八日就投降了。聽家中老人說,香港淪陷的三年零八個月,生活淒苦,慘如奴隸。如果沒有內地、香港兩地英勇的義軍聯手,戰亂的苦難勢必延續,也沒有今天的香港。事實上,兩地義軍互相支援有不少真實見證,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以游擊為主的方式攻擊日軍,收集情報、宣傳抗日、營救戰俘,更曾經救過美軍飛行員;學賑會透過義演、義賣、遊藝的方式籌款,創辦刊物積極進行抗日宣傳教育工作;還有香港淪陷前曾出產近百齣抗日愛國電影等等。這就是血脈相連、血濃於水。

珍惜和平 須汲取戰爭教訓

回首戰爭,不是要挑起仇恨,而是了解當中的錯誤,應如何避免為人民帶來苦難和痛苦。有論者說,今次閱兵是中國向國際展示實力,但是可能大家較少留意,今次閱兵除了紀念抗戰勝利,還是紀念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所謂「反法西斯」,就是反極端民族主義、反霸權、反侵略,謀求共享和平。

人有時很愚昧。經歷過戰爭的,久安了,忘掉了家國的磨難;沒經歷過的,未察戰禍的惡毒,為貪婪、為私慾、甚至為一己之固執,自己製造一場又一場戰爭。回望今天的香港,不是天天都在打仗嗎?什麼芝麻綠豆的事也可鬧個雞犬不寧。與其把目光只聚焦在香港這片丁方土地上的紛爭,大家更應把眼界放開,多讀歷史。

原文轉載自《am730》 2015年9月3日(此為作者原版本)

原圖:網絡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