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灣區發展】粵港澳媒體第三度聯合採訪大灣區 探索珠海最新創科及文旅高地
【見證灣區發展】粵港澳媒體第三度聯合採訪大灣區 探索珠海最新創科及文旅高地

「同心築造·共謀發展」粵港澳媒體灣區行第三場聯絡採訪活動,周日(13日)在珠海正式啓程。本次聯合採訪由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聯合粵港澳三地的新聞工作者協會共同主辦,共召集了40多家中央駐粵和粵港澳三地的媒體,圍繞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賽事場地、人工智能、智能製造和文化旅遊等熱議話題,在珠海、深圳和惠州開展為期6日的採訪之旅,親身見證灣區的發展成果。


採訪團連日來已在珠海走訪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橫琴跨境電商(華發)創新產業園、橫琴國際網球中心、中醫藥廣東省實驗室、唐家古鎮和珠海市低空服務運營智慧中心等,發現珠海把一些「老東西」玩出了不少新花樣。


人工智能亦可「望聞問切」?


在中醫藥廣東省實驗室,有一台形似自助販賣機的人工智能機器,只要花三分鐘與「AI醫師」互動,就可一站式完成中醫診斷、中藥推薦和自動沖泡。該產品是實驗室與澳門科技大學科研團隊共同研發,旨在助力中醫藥服務基層,讓更多人受惠。


「花樣」不僅如此,實驗室內還有全球首個「一站式、無人化」中藥新藥創製平台——中藥新藥創製「四化平台」,從中藥化學成分分離提取到藥物活性測試,實現全流程智能化、數字化、工程化、自動化,大幅度提高研發效率、節省成本,為中藥復方和單體化合物新藥創制提供全新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四化平台』相當於幾十位全職博士的工作效率,而且很多化學試劑可以回收,節省成本,同時非常環保。」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醫藥廣東省實驗室主任劉良曾在香港工作11年,他表示在發展中醫藥方面香港有諸多優勢,比如吸引國際人才、技術以及管理方面。如今中醫藥的發展,是一種結合多學科整合的時代,是智能化時代,需要不同領域的人才和技術。他希望AI賦能中醫藥傳統的經驗式診療模式,真正推動中醫藥臨床診斷走向現代化。



古鎮「復活」後成新晉景點


珠海對古鎮「活化」亦有一手,唐家古鎮位於珠海高新區的唐家灣鎮,總面積約1.28平方公里。而唐家灣鎮已於2007年獲得第三批「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鎮」稱號,是我國首個以近代歷史遺跡申報成功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被譽為「南中國海第一鎮」。據統計,唐家古鎮內有不可移動文物33處、歷史建築16處、古樹名木465棵、古井16處。自2023年古鎮開啓活化工作後,歷時一年多完成了以珠海留學文化館為核心的約1.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的升級改造,並已於今年元旦正式對外營業。春節期間舉辦「大唐妙會」嘉年華,不僅為遊客提供了豐富的文化體驗,還為當地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珠海高新區商務文旅局局長韓雪嬌表示,對於沿街商戶在日常工作日可以增加5%至10%的營收,而在節假日最高更增至30%。營收的背後意味著流量的增加、遊客的增加。以春節8天假期為例,平均客流量每天2至3萬人次,最高可達5萬人次,相較去年翻一倍。同時,古鎮內的商舖舖租亦因應地段優勢,有近三至五成增長,目前主幹道上是「一舖難求」的狀態。雖然開業時間不長,但已有港澳人士入駐街區創業做餐飲。



國內首個低空空域「紅綠燈」


隨著低空飛行密度的增加,不同類型航空器之間的交匯增加了潛在的安全隱患,還有隱私洩漏的風險。低空經濟「飛得快」亦要「飛得穩」,珠海市「先行先試」率先2024年6月成立低空管理服務運營指揮中心,低空空域進行科學管理。


「地面有很多車在行駛,但怎麼走才不會撞在一起,這個空間需要有一個像『紅綠燈』的系統去協調,所以我們做的是空域協調系統。」珠海上和科技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康俊珺用一個簡單例子,解釋了低空空中交通管理服務系統的重要作用。該系統具備域動態實時監視、低空空域數字化、航路規劃、安全區計算、航空器「安全盒」、禁飛區入侵告警、格點氣象預報、飛行活動申請提交、審批、監視等十大功能。據介紹,目前不僅接入珠海地方管理系統,還與香港和澳門的管理系統相連,成功實現粵港澳大灣區三地的低空協同管理。


除此之外,康俊珺還提出「軟性」反制技術,對於闖入了禁飛區域的無人機,採取「一鍵返回」,從哪裡來就回哪裡去,而非強硬地將設備「打下來」。


圖片來源:圈傳媒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0
好正
0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