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黎智英首度出庭自辯 認捐款予英國組織及美國智庫 曾替蔡英文介紹美國前副防長
【黎智英案】黎智英首度出庭自辯 認捐款予英國組織及美國智庫 曾替蔡英文介紹美國前副防長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今日(20日)續審,法官早前裁定表證成立,黎智英今日起出庭自辯。辯方表示,預計要盤問被告15日。黎智英在庭上表示,他不認為自己是一名政治人物,他亦不認同「港獨」及「台獨」,故一直禁止《蘋果日報》提及「港獨」及「台獨」。他又形容自己是商人及社運人士,從未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見過面,也沒有與特朗普直接或間接溝通過。




黎智英戴上黑框眼鏡及耳機,由懲教職員帶到犯人欄,他向家人揮手微笑,之後在證人台宣誓後,以英文作供。黎智英妻子李韻琴、長子黎見恩及女兒黎采到庭旁聽。


黎智英在辯方大律師關文渭的主問下,表示他擔心被封殺而在1989年出售其創辦人的佐丹奴,其後成立《壹週刊》及《蘋果日報》,向讀者傳達更合符香港人價值觀的訊息。他否認《蘋果日報》在2014年佔中運動後集中報道政治及社運新聞,解釋指香港在2014年後的社會運動更為活躍,才會自然有更多報道。


黎智英確認他因2014年佔中運動首次被捕,楊清奇早前供稱,黎智英在2018年10月美國時任副總統彭斯發表對華政策演講後,立場開始變得激進,但黎智英強調其政治立場從沒改變,他指自己當年甚少發表政見或撰寫專欄,笑稱「如果我被視作激進,我可能一直都是激進」。


黎智英憶述他透過朋友或文章交流而認識英國人權組織「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Benedict Rogers),他認同「香港監察」的理念,又認為「香港監察」的活動有意義又支援香港,遂向「香港監察」捐款2萬英鎊以表支持。黎智英透過羅傑斯認識英國上議院議員奧爾頓勳爵(Lord David Alton),他指奧爾頓勳爵曾帶他參觀英國國會,奧爾頓勳爵於2019年11月亦獲「重光團隊」邀請來港觀察區議會選舉。黎智英指奧爾頓勳爵的助手英國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委員裴倫德(Luke de Pulford)與他聯絡的唯一目的是利用《蘋果日報》刊登文章,每當黎智英收到裴倫德的文章時,黎智英連讀也不讀便會轉發至《蘋果日報》前副社長陳沛敏或總編輯羅偉光,也不知道「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 」的存在。


辯方引述控方指黎智英的「台灣線」國際聯繫包括前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台灣政治評論人及前台灣《壹週刊》社論作家江春男,及前台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秘書長陳菊,黎智英指他早在蔡英文成為台領導人之前,透過江春男約見蔡英文數次,雙方討論台灣及美國政策。當年蔡英文欲得知特朗普政府對台灣的立場及態度時,黎智英便向江春男及蔡英文介紹了前美國陸軍副參謀長基恩(Jack Keane)及前美國國防部副部長伍夫維茲(Paul Wolfowitz),相信兩人有方法聯繫特朗普政府。


辯方又引述控方指黎智英的「美國線」國際聯繫,包括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時任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及其助手Mary Kissel、時任美國民主黨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前美國國防部副部長伍夫維茲、前美國陸軍副參謀長基恩、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前美國白宮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時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壹傳媒前董事祈福德(Mark Clifford)、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立大學河濱分校教授林培瑞(Perry Link)、前任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薄瑞光(Raymond Burghardt)、以色列人權活動家納坦夏蘭斯基(Natan Sharansky)、美國專欄作家和評論家紀思道(Nicholas Donabet Kristof)、美國智庫企業研究所亞洲研究項目主任卜大年(Dan Blumenthal)、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霍利 (Josh Hawley)及斯科特(Rick Scott)等人。


黎智英指自己支持美國共和黨的立場及特朗普政府,而他認為台灣是中國唯一仍有民主的地方,故他熱心協助台灣。黎智英認為特朗普並不認識他,他從沒有與特朗普見過面,也沒有與特朗普直接或間接溝通過。另外,黎智英曾透過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與時任美國民主黨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會面。


黎智英指他與「美國線」成員相識多年,從來沒有要求過他們影響美國對華政策,也沒有要求過他們對中國及香港採取行動。黎智英承認曾向美國智庫、宗教組織及香港民主派政黨如民主黨、公民黨、社民連等捐款,但從沒向美國政客或任何海外政黨捐款。


黎智英指他與時任美國副總統彭斯會面時,不敢要求對方為香港做任何事,但建議彭斯可為香港發聲,以表支持香港。黎智英於2013年至2017年曾聘用伍夫維茲成為其緬甸顧問,多年來向伍夫維茲支付了176萬元,強調他並非聘用伍夫維茲以影響美國對華政策。


黎智英指他從不認識控方所指的「日本線」成員,如日本眾議院議員中谷元(Gen Nakatani) 及山尾志櫻里(Shiori Yamao),更沒有聽說過他們的名字。


黎智英在庭上又承認曾數次指示下屬報道一些政治新聞,如銅鑼灣書店創辦人林榮基離港、陳方安生與美國時任副總統彭斯會面等。


辯方指黎智英曾向其助手Mark Simon轉帳1.1866億元,黎解釋Mark Simon為他經營生意及買賣股票。而蔡英文的「左右手」江春男曾為台灣《壹週刊》及《蘋果日報》撰寫社論,有紀錄指《蘋果日報》曾向江春男轉帳20萬元,黎智英闡釋當時江春男已沒有為《蘋果日報》撰寫文章,但《蘋果日報》仍然向江春男「出糧」。


對於控方指利用《蘋果日報》達致其政治議程,黎智英解釋稱他並沒有任何政治議程,唯一一次與SWHK有聯繫正是借貸予SWHK作全球登報計劃。辯方又指,控方稱《蘋果日報》發布161篇煽動文章引起市民憎恨香港政府或中央政府,黎智英否認有關文章「荼毒」讀者思想。


黎智英起初指自己從不要求下屬行事,只會詢問下屬會否報道某些事件,又否認其管理態度強勢,只承認自己性格較為強勢。黎雖堅稱他不會干預編採決定,但其後改口承認他曾指示下屬刊登《一人一信救香港》、銅鑼灣書店創辦人林榮基離港、陳方安生與彭斯會面等報道。黎智英認為在《蘋果日報》刊登《一人一信救香港》計劃十分重要,可影響《蘋果日報》的存亡,要求市民向特朗普發信反《香港國安法》,但不知道特朗普收到信件後會有什麼後續行動。


黎智英形容前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只是一名他所信任的同事,兩人私底下沒有任何聯絡,不會討論個人事宜,只會討論公事,也沒有向張劍虹透露他與美國時任副總統彭斯以及時任國務卿蓬佩奧會面,不會告知張劍虹他在其主持的訪談節目《Live Chat with Jimmy Lai》 會邀請誰為嘉賓。惟黎形容《蘋果日報》前副社長陳沛敏是他的朋友暨同事,私底下仍會聯絡,而他另指自己甚少與前社論主筆楊清奇見面。陳沛敏早前供稱黎智英會在「飯盒會」上提及報道角度及下達編採指示,惟黎指「飯盒會」屬業務發展會議,討論如何把《蘋果日報》從紙媒轉型成網媒。案件明續。


而在北京,外交部今日回應有關黎智英在香港高等法院出庭的相關提問。發言人林劍說,香港是法治社會,有法必依、違法必究是基本原則,任何人都不能打著自由的旗號從事違法活動並企圖逃脫法律制裁。


林劍表示,黎智英是反中亂港事件的主要策劃者和參與者,是反華勢力的代理人和馬前卒。香港特區政府依據香港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維護國家安全,於法有據,於理應當,無可指摘。香港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程序公平公正,庭審公開透明。他強調,中國中央政府堅定支持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依法懲治各類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堅決反對個別國家借有關司法個案干涉中國內政、抹黑和破壞香港法治。


圖片來源:港人講地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2
好正
2
心心眼
2
好好笑
2
令人傷心
2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