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6日)上午向立法會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下午又到政府總部舉行記者會,解釋是次施政報告理念。他在開場發言時表示,今年施政報告的重點是改革求變、發掘新的增長點。在民生方面,特區政府推出不同措施,包括有序取締劣質劏房,訂立「簡樸房」的最低標準,希望所有人住得更大、更好。
李家超闡述施政理念,認為2024年是安全獲得保障、全力出擊、由治及興的時期,目標包括改革求變,令政策具延續性,以市民為中心、以經濟做主軸、以發展改善民生。他認為,改革只有進行的時候,沒有停止的時候,要經常自我檢討及革新,判斷問題的本質。
他強調改革求進,進程不斷要思考,體系欠缺要建立就要「從零變有」,對於已存在但有嚴重缺失的部分,就要「動手術」,同時要想辦法突破瓶頸、彌補短板、清除障礙。他又表示,改革過程要通過歷史看現實,透過現實看本質,任何事情都有前因後果,不會突然發生,如果看問題片段就看不到全貌。
李家超指出,今年施政報告總共31800字、9章、288段,施政報告的重點是改革求變,整體施政理念與上任第一日有一致性,做實事、做成事,施政三個原則:市民為中心、經濟為主軸、發展改善民生。他表示,最重要市民受惠,每天都有新問題出現,解決問題一定以市民為中心。經濟措施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很多政策需要錢,但市民都在經濟發展中受惠。發展可以改善民生,他表示改革沒有停止的時候,自我求變求進是長遠過程,要按照香港實際環境配合社會周邊變化,不能夠僅僅天馬行空。
被問及中央希望告別劏房,但改名簡樸房制度化是否就等於告別劏房,是否換湯不換藥,李家超稱每個人理念不一樣,不同劏房也很不一致。他又引述數據指,現時有11萬戶分間單位居民,早前政府的調研顯示80%居民認為其分間單位地點方便,他指部分居民「可能已經有樓」,另外有60%指因為租金而選擇居於該單位。他又指,有些居民讚美其單位,有15%人認為居所治安好;15%指面積符合要求、「夠大」;10%指衞生好。
李家超認為,調查亦顯示市面的分間單位良莠不齊,而劏房問題存在多年,不能一蹴而就,特區政府現時希望先提升劏房標準,平衡住屋需要,同時取締劣質劏房。他強調今次是訂立最低標準,而劏房市場都會不斷變。他表示有裝修公司已經知道真正「簡樸房」的市場規則,這類工程增加一、兩成,如果他日人人希望住大一點,市場會不斷轉變,今次處理劏房數量大:「呢個唔係一個容易嘅問題」。至於劏房新標準推行後,會否令劏房租金上升,市場可否安置受影響的人,李家超指如果30%劏房不合資格,整體大概60%人符合上公屋,可令到取締不符合「簡樸房」標準措施下需照顧的人減少。
被問到推動普選是否在本屆政府議程上,李家超回應稱,已經不止一次提過,隨著本港已完善選舉制度,包括特首選舉、立法會選舉及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政治改革已完成,現時最重要是需要時間確保改善後的制度運作順利,以達致改善後的最大效果,為社會帶來額外價值。李家超說,制度上每一個人也可盡力,他們可如何貢獻,至於記者提到的問題,並非本屆政府的議題。
被問及調低烈酒稅,李家超回應表示,調低烈酒稅是為推動高端烈酒貿易,他指出在制定政策時,經過內部充分討論,不同意見都希望政府推動烈酒貿易,以及在烈酒稅方面作出調整。但都明白公共健康重要性,平衡了各方利益,參考紅酒免稅的結果,200元下的烈酒佔香港市場8成半,故8成半烈酒沒有減稅,但高端烈酒可推動市場。他指出,今次針對高端烈酒貿易增加最大,舉例紅酒免稅之後一年增加350間相關公司及1000個職位。至於是否以經濟利益換取市民健康,李家超直言:「我都唔鼓勵飲酒, 今次政策都唔係鼓勵人飲酒」,多謝醫護提醒不要酗酒。他表示,2007年免除紅酒稅後,人均飲酒量與2003年對比差不多一樣,認同飲酒量有很多因素影響,今次是在不鼓勵飲酒與經濟之間作出平衡,故所有烈酒都要徵稅。
《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重點如下:
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 強化政府治理體系
・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秉持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最高原則
・成立四個由司長及副司長領導的跨政策統籌機制
。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
。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
。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
。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
・強化公務員治理能力
。檢視公務員管理和紀律相關法規
。推出「政府治理人才培育計劃」
。與內地開展雙向「公務員交流計劃」
・積極推動政府及公營機構使用人工智能,加速公務數字轉型
鞏固提升自身優勢
・國際金融中心
。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和國際級黃金倉儲設施
。以「組合拳」為股票市場引入新資金和產品,包括更多以人民幣計價的產品;優化監管機制,提升效率
。善用與國家的貨幣互換協議,增加離岸人民幣流動性
。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容許購買高端住宅物業
。積極探討適度擴容「債券通」(南向通),深化「互聯互通」
。推進保險業尤其是非壽險業務發展,爭取大型企業在港設立專屬自保公司
・國際航運中心
。設立「香港海運港口發展局」,提升研究能力和加強海內外推廣
。推出稅務優惠和推動國際大宗商品交易所在港設立認可倉庫,建立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
。推動高增值海運服務發展,包括船舶經紀、融資租賃、海事保險、海事法律及仲裁等
。公布《綠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動綱領》,加快綠色航運中心建設
。完成構建港口智慧系統,促進持份者信息互聯互通,助力智慧港口建設
・國際貿易中心
。構建高增值供應鏈服務中心,服務海內外企業,便利其赴港設立離岸貿易指揮塔
。提升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的法定最高彌償百分率至95%,推動中國信保落戶香港
。積極推動總部經濟,吸引海內外重點企業在港設立總部或分部業務,便利香港公司外國人員到內地「一簽多行」簽注有效期增至最長五年
。削減烈酒稅,推動烈酒貿易及相關經濟活動
・國際航空樞紐
。充分利用三跑道系統的處理能力,開拓新航點和航班
。擴大「機場城市」規模,打造世界領先新地標
。完成「香港國際機場東莞空港中心」第一期建設,超前部署第二期發展,強化航空貨運優勢
發展新質生產力
・制訂香港新型工業中長期發展方案,推動成立「香港新型工業發展聯盟」,促進「政、產、學、研、投」協作
・推進第三個「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聚焦先進製造、材料、能源及可持續發展
・擴大研究和創科產業投資
。設立100億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成立母基金,加強引導市場資金投資策略性新興和未來產業
。優化「創科創投基金」,調撥15億元成立聯合基金,投資策略性產業的初創企業
。推出15億元「研究配對補助金計劃」,擴大研究資助
・撥款1.8億元推出「創科加速器先導計劃」配對市場資金,吸引海內外專業初創企業服務機構落戶香港
・制訂低空經濟發展策略和跨部門行動
。開拓低空飛行應用場景
。制訂相關法規
。推動與內地對接
。研究部署基礎設備和網絡
・推動香港成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
。擴展「1+」審批機制,籌劃成立「香港藥械監管中心」,邁向「第一層審批」
。推展建設大灣區臨床試驗協作平台
。推動成立「真實世界研究及應用中心」,加快新藥審批上巿
・加速發展數字貿易,構建金融科技創新生態圈,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
・革新各項輸入人才機制
。更新「人才清單」
。擴大「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大學名單
。引進人力極短缺的指定技術工種專才
。通過「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主動邀請頂尖人才來港發展
。延長本港大學內地校園畢業生來港就業試行安排兩年
・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設立「香港未來人才深造獎學金計劃」,鼓勵本地學生深造
。透過獎學金等吸引境外學生,打造「留學香港」品牌
。支持市場彈性改裝商廈,靈活增加學生宿舍供應
。預留至少80公頃用地推動「北都大學教育城」
・增加居屋抽籤號碼和第二市場配額,支持青年購買資助出售單位
・在啟德社區隔離設施設立「青年驛站」和改裝青年廣場,擴展青年空間和網絡
文體旅融合發展 推動多元經濟
・推動多元及國際化文創產業發展,並公布《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
・西九文化區領頭建設香港文創產業鏈,推動文創旅遊,並藉此優化其財務可持續性
・優化運動員資助機制和改革體育總會管治,繼續以「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專業化和產業化」推動體育發展
・明年啟用啟德體育園,成為體育和盛事地標
・公布《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打造香港成為首選旅遊目的地
・成立「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加強跨部門統籌和結合社會力量,發掘和建設旅遊熱點
・加大支援中小企
。再推「還息不還本」,讓中小企靈活周轉資金
。向「BUD專項基金」注資10億元,協助企業升級轉型
。擴大「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至旅遊及個人服務界
。增撥5億元推出「定期展覽獎勵計劃2.0」
・成立「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循消費、產業、品質保證、財務保障安排及生產動力五個範疇推出措施
・創新機制推進北部都會區發展
。試行由發展商綜合開發的「片區開發」模式
。由政府成立和牽頭的公司制訂試點產業園區的發展和營運策略
・年底前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提出促進兩地園區互通的創新政策
造地建屋 發展安居
・未來五年的總公營房屋供應達189 000個單位,較本屆政府上任時增加約80%
・立法制訂住宅樓宇分間單位出租制度,有序解決「劏房」問題
・完善置業階梯
。逐步增加資助出售單位的供應比例
。增加屢次向隅者購買資助出售單位機會
。收緊公屋富戶政策,增加居屋綠表比例,鼓勵公屋租戶購買居屋
・大力精簡土地發展程序,繼續拆牆鬆綁、善用科技和業界資源,減低建造成本
・「香港建築科技研究院」促進建築科技研發與應用,對接國標港標,帶領業界創新
・積極推進《香港主要運輸基建發展藍圖》
深化醫療體系改革
・全面審視醫療體系的定位和目標,改革醫院管理局、衞生署和基層醫療署的權責和分工
・全方位推進基層醫療發展
。立法賦權基層醫療署設立質素保證及監察機制
。重整母嬰健康及家庭計劃服務,促進健康生育
。推出社區藥房計劃和針對常見癌症以風險為本的篩查試驗計劃
・為公私營醫療系統編製質素指標,並探討就私營醫療收費透明度立法
・支持本地大學籌建第三所醫學院,並於北部都會區預留用地
・明年內公布《中醫藥發展藍圖》,助力中醫藥國際化
・加強醫、教、社協作,包括制訂「分層護理模式」,促進市民精神健康
構建關愛共融社會
・照顧長者
。增加「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的覆蓋範圍,分擔參與長者的醫療費用
。增加「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券計劃」服務券總數兩成
。推出試驗計劃,資助綜援受助長者入住指定在粵院舍
・支援照顧者,擴展「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支援長者及照顧者計劃」至全港十八區,主動接觸和識別有需要住戶
・增加「綜合社區康復中心」服務名額及加強個案管理服務,支援殘疾人士
・增設多一間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提供傳譯及翻譯服務;加強支援非華語學生的中文學習和家長協助
・增加資助獨立幼兒中心日間照顧及「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的服務名額,支援在職家長
・恆常化「關愛隊」,並增加下一期的資助金額五成
・改革僱員再培訓局,提升至面向整體勞動人口,提供技能為本的培訓課程和策略
・檢討破產欠薪保障基金、落實法定最低工資「一年一檢」、修訂「連續性合約」規定,加強保障僱員
・持續評估社會對減廢回收的看法和參與度,明年中向立法會匯報
圖片來源:港人講地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