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精神】梁振英:「今天國家奔向富強,同樣需要我們的奉獻精神」
【奉獻精神】梁振英:「今天國家奔向富強,同樣需要我們的奉獻精神」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今早在中華出入口商會的論壇發表題為「香港人在改革開放中的持續作用」的發言,梁振英指出,40年前,國家擺脫貧窮落後,需要我們的奉獻精神,今天國家奔向富強,同樣需要我們的奉獻精神。他又寄語港人,在重視個人事業發展機會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報效國家的責任;「我們不僅用商業角度看待國家與香港的關係,在要求國家給予『國民待遇』的同時,也應該承擔『國民責任』。」以下為梁振英發言全文:


去年「中出論壇」的主題是「香港新定位」,我在論壇上發言,認為主題很好,也很重要,因為每一個城市都需要因應大局的變化不斷重新定位。

 

今年是國家改革開放的40周年,40年來,香港為國家的改革開放作出了重要貢献,而國家的發展也成就了今天香港的各行各業—2018年,香港人均GDP已超越加拿大、法國、英國和日本等先進國家。未來,在國家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邁向富強的路上,香港可以也應該繼續發揮作用。

 

今年也是我加入中華出入口商會的四十周年。四十年前,我參加了中出《港粤旅第304隊》,和中出的朋友們去了首都北京和山西的太原、大同和大寨⋯⋯⋯。那次是我第一次到內地的遠程旅行。四十年來,祖國的大江南北我基本上都走過,作為中國人民一分子,目睹國家的的發展和進步,感到驕傲,也感到欣慰。

 

四十年前,內地對香港首先開放,開放促進了改革,改革和開放的良性互動取得成效,加强了兩地人民和企業對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勇氣和信心,兩地優勢互補的合作不斷擴大,層次不斷提升,兩地經濟得以快速發展,同時成功升級轉型。每一輪對香港的擴大開放,都促成兩地的合作和發展走向一個新舞台,踏上一個新台階。

 

今天我想簡單談談在改革開放進程中香港的新定位,然後談談幾個主要背景和基礎,以及將來的持續和具體作用。

 

香港和內地四十年來合作的成效是香港持續發揮作用的基礎,在新時代下,我們有條件為兩地的共同發展發揮下面五個方面的作用。一是爭取在國家全面改革和開放中更大的紅利,我們要以全面改革開放的精神引領工作,要做到政策創新,協調發展和互利共享。二是擴大合作領域,探索新的合作方向和新的合作方式,考慮新的合作範疇,要做到全方位和多元合作。三是做好兩地多層面的業務溝通和對接工作,在每一項政府對政府層面的規劃工作完成後,要馬上進行政府對企業層面的推介、說明和對接工作,同時要鼓勵和組織兩地企業之間的業務溝通、交流和對接。四是做好對外商的宣傳工作。要外商參與,不僅在政策上要開放,更要主動向外商做好解釋宣傳説明工作。香港是國家最國際化的城市,可以承擔執行這方面的任務,工作的起點可以是各國在香港的外國商會會員。五是鼓勵更多香港企業到內地各大城市活動,加強香港各行各業對内地發展現況的了解,並且建立業務關係。

 

就具體作用而言,首先是促進對外貿易。外貿是香港的主要產業,也是香港的強項。香港共有超過10萬家進出口貿易公司,僱用超過48萬名人員,同時有歷史悠久、廣泛而密切的國際關係。香港的貿易公司熟悉中外各地的相關制度、法規、政策、規則和潛規則。除了本地進出口貿易和轉口貿易之外,香港還處理大量離岸貿易,估計毎年總值超過5,000億美元。

 

過去,內地不少產品,是有了買家之後才生產,生產之後就交付訂貨的買家。目前,內地產品已經走向自主和創新,不少創新產品需要在廣闊的國際市場中,在繁複的規則中和在激烈的競爭中尋找最好的買家。香港的貿易公司,即使是只有幾個員工的小型公司,都有長期和豐富的國際經營經驗,同時有應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的能力,可以協助內地自主創新的產品開拓外銷市場,走向國際。

 

香港還可以協助建立新的合作關係。東盟是一個例子。東盟是香港的第二大貨物貿易夥伴,東盟各國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沿線國家,而香港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重要節點。2014年7月,香港與東盟展開自由貿易協定正式談判,經過3年多的努力,中國香港─東盟自由貿易協定和相關《投資協定》已經正式完成簽署,標誌着香港和東盟的經貿關係的突破。《自由貿易協定》和《投資協定》內容包含了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經濟和技術合作以及爭端解決機制,將為進入東盟市場提供更好的條件。

 

香港是「超級聯繫人」,國外聯繫東盟,國內可以聯繫多個省市自治區,比如廣西。廣西正在不斷加強對外聯繫,陸路建設方面,毗鄰東盟的主要邊境城市已開通高速公路,經越南通往東盟國家將有 12 個國際公路通道連接點,8 個普通公路連接點也全部建成高等級公路。港珠澳大橋通車之後,香港和廣西之間的陸路交通時間將縮短三個小時,對桂港之間的經貿往來,以及通過廣西和東盟各國的全面合作,將發揮重大的促進作用。我相信廣西、香港和東盟十國之間的三邊貿易合作,已經形成水到渠成的態勢。

 

在資本市場方面,25年前青島啤酒在香港成功上市,標誌著香港股票市場成為內地企業上市集資的新平台。早年青島啤酒和其他內地企業在香港股票市場利用的是香港本地的資金,到了過去幾年,內地大型企業來香港上市集資,利用的已經是香港的「超級聯繫人」力量,到國際資本市場的汪洋大海吸收巨額的國際資金,這是香港從池塘成功調整到管道角色的一例,說明香港完全可以重新定位,調整功能。

 

未來30年,香港的資本市場可以繼續調整功能,不斷為國家貢獻力量,尤其是在防範重大市場風險和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的技術力量。

 

在土地使用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方面,30年前,香港的專業人士義務協助上海成功完成「有償出讓土地使用權」的試點工作,穏妥地啓動了全國的土地使用制度和相關的住房制度改革,建立了龐大的房地產業,這是香港參與重大改革開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社會意義,是讓市場在土地資源配置中起了決定性作用,珍貴的土地因此可以地盡其利。同時,地方政府可以用「賣地」收入支持城市建設。30年後的今天,我國大小城市面貌一新,人民的住房條件大大改善,住房擁有率達到世界前列。

 

下去,土地使用制度和住房制度還要持續改革、持續建設。改革到了今天,用過去我們在內地講課的話說:就是硬件拿了滿分,軟件不合格。目前,房地產產權登記,第三者權益的保障,房地產市場訊息體系的建立,都是尚未完成的改革,而這些改革工作,都是香港有能力和有責任參加的。

 

香港專業人士對國家改革開放的貢獻不僅是在土地使用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39年前,不到30個香港的專業人士走在一起,創立了「促進現代化專業人士協會」,以專業知識,報效國家,服務人民。創會會長是廖瑤珠律師,其他創會會員不少也是法律界人士,包括陳子鈞大律師和何耀棣律師等,說明大家尤其重視香港的法律專業對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性。

 

16年前,吉林省洪虎省長的邀請香港事業聯盟組團訪問,探討在法律問題上香港可以如何協助吉林省。洪省長說:「我們經常碰到外國政府和我們打國際貿易官司,吉林省懂英語的律師本來就不多,懂國際貿易法規的更沒有,難道我們要請外國律師代表中國政府打官司嗎?」

 

「難道我們要請外國律師代表中國政府打官司嗎?」這句話17年前很深刻,到今天仍然有現實意義。我認為:國家對高水平涉外法律服務的需求,既是中國人的律師事務所可以拓展的市場,也是中國人的律師事務所做貢獻的機會。我希望國家可以讓香港的法律專才結合香港事務所和內地事務所的優勢,在國際交往中以法律維護我國的經濟權益,維護領土和領海的完整。

 

在發展和壯大我國法律隊伍問題上,香港可以做突出的貢獻。香港的事務所歷史悠久,有較豐富、較規範和行之有效的事務所管理的制度手段和經驗,這是香港法律界可以為國家作出特殊貢獻的新的關鍵環節。

 

此外,香港的社會管理經驗,社會安全體系和措施,以至醫療衛生制度等,都可以是國家深化改革的借鑑對象。

 

談過香港可以為國家出力的幾個具體方面,我想談談我們應有的態度。相比40年前,今天的香港人在內地的事業發展機會更多,報效國家的機會也更多,我們當然要重視個人的事業發展機會,但不能忽略報效國家的責任;我們不僅用商業角度看待國家與香港的關係,在要求國家給予「國民待遇」的同時,也應該承擔「國民責任」;40年前,國家擺脫貧窮落後,需要我們的奉獻精神,今天國家奔向富強,同樣需要我們的奉獻精神。內地也應該秉持過去40年改革開放的精神, 繼續借鑑香港的先進經驗,繼續攻堅闖關,繼續艱苦奮鬥。

 

各位朋友,四十年來,我這一代香港人和全國人民一道,在不同崗位上奮鬥,為國家爭取到小康而感到無比自豪;我希望三十年後,新一代的香港人可以站到講台上,驕傲地回顧為國家爭取富強的光榮歷程!

 

原圖:港人講地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