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搶人才」大戰越演越激烈,各國紛紛出招。香港和大灣區其他城市在招攬人才方面有什麼部署及成果?//
全球「搶人才」大戰越演越激烈,各國紛紛出招招攬人才。「第三屆香港國際人才高峰論壇」今日(9日)舉行,探討國際人才競爭、灣區人才聯動和香港人才發展等重要課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致詞時指出,不同的經濟體都在力爭高質素人才和專業人士,香港和粵港澳大灣區兄弟城市也要從國際人才爭奪戰中脫穎而出,才能持續實現高質量發展。
廣州市南沙區委常委張家炳也說,「我們期待與灣區城市攜手,形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良好氛圍,讓各類人才在大灣區創新創業中,具有更高的便利性、成長性。」
在搶人才、搶企業上,香港和大灣區其他城市有什麼成果呢?陳茂波表示,本屆特區政府提出要以大膽創新的方式搶企業、搶人才。可以説,我們在兩方面都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引進辦至今已接觸了超過200家企業,其中近30間已經或準備落戶香港或擴展其在港營運的規模。它們初期會在香港合共投資超過300億港元,創造超過1萬個就業機會。截至今年9月,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共收到約16萬宗申請,當中超過十萬宗獲批;其中,高才通計劃共收到超過5萬宗申請,當中約3.9萬宗獲批。至今,已有約6萬名獲批簽證的人才抵港,超越了我們訂下每年至少輸入3.5萬名人才的目標。
南沙方面,張家炳介紹說,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人才發展報告顯示,粵港澳大灣區有5座萬億級的城市,全國市值500強企業中,大灣區佔了109家,市值過千億企業,佔全國的四分之一。南沙規劃建設了99平方公里的南沙科學城,建立了22個重大科技創新平台,「我們期待與灣區城市攜手,共建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 。」
當前,包括香港在內的大灣區各城市,均在積極「搶人才」。與會嘉賓認為,彼此不應存在惡性競爭,更應著眼於優勢互補,塑造灣區「人才紅利」。香港在吸引人才方面又有什麼利好優勢?
港區全國人大代、香港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冼漢迪在接受《港人講地》訪問時認為,「9+2」城市的政府對港人創業發展給予種種優惠,新一代企業家有很多選擇,各地各有特色,所以這是百花齊放的機會,「我們應該擁抱(發展機會),不覺得是競爭,反而覺得是很好的機會,但港人一定要做好相關功課,好像最近《河套規劃》的出台,今日也談到的南沙九條措施,這些都很大力度,需要多了解、多溝通。」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陳卓禧指出,香港是一個更大的舞台、更大的發展空間,而人才最怕是「勞而無獲」,所以一個法治、公開而透明、相對公平的制度,對於人才吸引力十分重要,因為有好清晰的確定性,這就是香港的相對優勢去吸引人才留下來發展。
「第三屆香港國際人才高峰論壇」是香港乃至大灣區圍繞「國際、國家和灣區人才」相關議題的最具代表性的高端論壇,活動也吸引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多部門地區辦事處主任夏澤翰、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等嘉賓出席。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