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藝術配合科技,呈現不一樣的香港面貌,大家唔好錯過!//
快樂微型藝術會會長潘麗瓊坦言:「我的夢想就是將香港最美的東西,放入行李箱中,帶著它環遊世界,讓全世界人見識到香港是這樣美!」
由市區重建局及華懋集團合辦、快樂微型藝術會協辦的《細塑今昔· 智建未來》微型藝術展,是慶回歸的首個展覽活動,6月2日至7月16日於中環街市舉行。展出一百件本地微型藝術家,以工藝配合電腦科技創作的微縮模型,呈現全港18區特色景點的過去與現在。其中一個大型的展品《維多利亞港》,乘載了策展人潘麗瓊對香港的愛,更包含一個「彩蛋」。
潘麗瓊解釋,維港景這個大模型,技術性要跨過很多困難,3.2米乘1米,後來發覺不行,如果這樣,很多建築會被壓縮到像餅乾便會失真。她坦言,因這個作品如此巨大,她要搬遷辦公室,形容有一點點瘋狂,但她認為維港香港人「中心的中心」,代表香港一定是維港。她又指,這裡有一個港鐵站,是新開的會展站,會展對於回歸特別有意義,因它在97年建好,25年剛好慶祝回歸前夕,會展站通車,把會展站做出來也別具意義。
除了維港美景,作品更重要是反映港人生活變化,例如掛滿雀籠的舊式茶樓微縮模型,喚起不少人對八十年代的回憶。微型藝術家陳鴻輝指,模型花了3年去做,因內裡每件配件都是手造,估計內裡有逾千件配件。他希望告訴觀眾,80年代的茶樓是長什麼樣子,希望表達以前的人喜歡養雀,習慣帶雀帶籠嘆「一盅兩件」,表達當時80年代香港茶樓的面貌。
至於為什麼本港有地點竟出現大量漫畫人物,還有韓劇《魷魚遊戲》中的「一二三,木頭人」、「001伯伯」呢?微型藝術家蔡璧龍解釋,蘭桂坊在香港是一個代表性標誌,感覺到好熱鬧的氣氛,開首時以為做100個人都足夠,豈料放進去感覺空空,未能帶出熱鬧氣氛,當時酒吧未完成,發現很疏落,酒吧做好之後站滿人,感覺到熱鬧氣氛,香港是一個多姿多采的地方,現在的香港仍很璀璨,每一個時代都很吸引。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
+85298****49
2年前+85298****49
2年前+85298****49
2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