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李家仁提醒,如果小朋友有發燒,要每四個小時以探耳的方法,一直紀錄溫度,不要說沒有探熱針便以手摸額頭了事,這是完全不準確的!
Omicron病毒肆虐,本港近期每日確診數字屢破新高,公營醫療系統已不勝負荷,數以千計病人包括兒童只能居家抗疫,家長可以如何監察子女病情?飲食又要注意什麼?
李家仁建議,要留意病徵,例如有否呼吸道感染,憂慮慢慢變成肺炎,如果愈咳愈厲害、氣管有氣促就要特別小心;還有是否能夠飲食,如果一直發燒,但沒有辦法喝水吃東西就會缺水。
飲食方面,李家仁指要盡量讓患者多喝水,分開喝,不用一次過一大杯水,也要少食多餐,有其他水果蔬菜當然更好。至於衛生設施問題,若家中有幾個房間,最好讓小朋友與照顧者同一間房,其他人盡量不要進入和要關門,不要與其他家人接觸;照顧者要正確戴上口罩,如家居容許,病童與照顧者共用一個洗手間,其他家人的衞生物品勿放廁所内。最重要是病童如廁後,要用1:49的稀釋漂白水清潔廁所,避免病毒傳播。
此外,可為患者準備好退燒藥、傷風藥、咳藥等,李家仁指,明白照顧者與家人的壓力,但同時指是無可奈何,醫院的資源與床位有限,但不代表要放棄,又呼籲尚未接種疫苗的三歲以上或長者盡快打針,減少嚴重病情,希望減低死亡率。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
+85298****49
3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