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評則鳴】洗脫「暴大」污名重振名聲 中大改革校董會勢在必行
【筆評則鳴】洗脫「暴大」污名重振名聲 中大改革校董會勢在必行

千呼萬喚始出來,香港很多市民望穿秋水的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改革方案,終於有檢討結果了!由中大成立,負責檢討中大校董會組成的專責小組,經過一個半月諮詢,近日已向校董會提交報告並獲得接納。報告整合了8項建議,包括把校董會人數由現時的54人減至25至34人,而校內和校外校董的比例則改為1:2,意即呼應了外界一直要求,校外校董要比校內校董人數多的訴求。另外,檢討報告亦提出,考慮削減立法會議員校董的席次。至於委任校長和常務副校長的門檻,參照其他大學做法後,報告建議由目前的校董會成員過半數,提升至2/3至3/4。專責小組亦採納幾位立法會議員早前提出的建議,包括主席、副主席及司庫等校董會的重要職位,須由身兼大學監督的行政長官委任。


加強中大制衡及監督 須由校董會組成入手


交代了專責小組的基本建議,我想大部分觀眾都有跟我一樣的感受,就是中大這個一向予人「獨立王國」觀感的最高學府,終於迎來一次有意義的改革,而當我看完有關改革方案後,第一個感受就是,這間管治明顯出了一定問題的最高學府,終於痛定思痛,願意順應民意,理順作為大學最高管治架構的校董會組成,加強對整間大學管理層的制衡和監督,不管如何去看,都肯定是一件好事、美事。


首先,讓我們先探討一下,理順中大校董會組成方法,到底為何那麼重要。我們先不討論,中大管理層在2019年反修例暴動期間,「中大」變「暴大」、校長段崇智閃電式獲由校內人士佔多的校董會提早續約,以及中大早前在沒有充分諮詢持分者的前提下,草率公布更換校徽設計等亂象,這些我們都姑且按下不表。我認為我們應要先討論的是,到底一間長年接受巨額公帑資助的大學,其校董會校內人士比校外人士多,這情況是否理想。


中大每年收受巨額公帑資助


大學校董會的工作是什麼?由於每間大學校董會的職能都略有不同,在此我們僅討論中大校董會。中大的網頁顯示,大學校董會是中大的管治及行政機構,獲授予管理和控制中大事務、方針及職能,並負責控制和管理大學的財產及財政事務。大家看得很清楚了吧,中大校董會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職能,就是「控制和管理大學的財產及財政事務」。


大家知不知道,香港中文大學,每年接受政府多少的經常補助金呢?根據教資會的統計數據,2021/22年度,單單一年,中大就接受了48.86億的補助金。大家沒有聽錯,是一年接近49億的公帑補助,而同一年度,中大同時亦接受了教資會近4億的其他補助金,一所每年接受超過50億公帑補助的大學,由校內人士佔多的校董會管治及監督,某程度上是「自己管自己」,大家撫心自問,這是否合理安排?


校內校董過多 影響監督制衡


第二,除了每年接受巨額公帑補助外,中大還管理著巨額的資產,亦即中大校園。中大網頁上的資料是如此說:中大校園面積138.4公頃,俯瞰吐露港,是全港最寬廣、最綠意盎然的校園。138.4公頃是什麼概念呢?簡單一點,對香港人來說,最熟悉的面積單位,肯定是平方尺,亦即用以量度香港住宅的面積單位。1公頃等如大約10.7萬平方尺左右,那麼138.4公頃就等如大約1,490萬平方尺;先旨聲明,這不是一個嚴謹的計算方式,只是想為大家提供一個概念,大約了解到中大到底擁有著什麼資產;而可以很肯定告訴大家,中大所管理的資產,遠遠不只如此。


說完客觀數據,又到「翻舊帳」的時間。中大校園佔地138.4公頃,那麼大家又是否記得,2019年反修例暴動期間,中大校園發生了什麼事?暴動期間,中大「二號橋」被佔領,暴徒不斷向橋下的吐露港公路擲物,令到吐露港公路一度被迫停止使用,大埔等新界東北地區居民的出行受盡影響。暴動過後,警方在校內搜獲近4,000枚汽油彈,中大校園變成「兵工廠」,「暴大」之名亦不脛而走。對於當日發生在中大的情況,我倒想問一問,為何沒有一個中大管理層需要承擔責任?為什麼呢?


事實很清楚了吧,一直以來中大校董會校內校董比校外校董人數多的設計及安排,根本就完全不合理。「自己管自己」的組成結構,容易令人質疑,校董會對整間大學的管治及公帑運用,是否有合理監督及制衡。我期望今次專責小組的改革方案,可以盡快獲得落實,總體精神就是為校董會引入良好管治方案,這種改革不單對中大本身,甚至是對整個香港而言都是一件美事。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8
好正
0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1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