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文觀新】被「騎劫」的Art Basel
【秉文觀新】被「騎劫」的Art Basel

藝術界盛事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於香港開幕,吸引本地及海外104間藝廊參與,陣容頗為強勁。不過,今次展覽竟然出現「不速之客」,「香港民主女神像」團隊將四個迷你女神像,以「快閃」方式偷運到Art Basel會場「展出」,並將作品命名做「There’s No Art Without Freedom」(「無自由,無藝術」),聲稱要將港人聲音帶到國際藝術舞台。筆者雖然不太懂藝術,但是藝術一定要滲入政治嗎?若是這般,那到底算是政治宣示,還是藝術?

 

政治騎劫藝術?

 

根據「涉事團隊」的說法,行動的目的是因為有感於藝術界「完全無港人聲音」,變成如有錢人、上流社會的「打卡活動」、「一個幾百萬人的議題,居然連一年作品都沒有」,於是就有今次行動,務求令出席者的到其「聲音」。從客觀效果而言,他們的行為似乎是有意「騎劫」博覽會,在藝術展宣示自己的政治立場,選擇在國際性展覽中行動,目的明顯想製造輿論效果,吸引海外的目光。然而,他們的所謂行動「理由」,真是合理嗎?

 

若說藝術界「無港人」聲音,那今次參與展覽的本地藝廊、本地藝術家的作品又是什麼?難道因為題材不涉政治,就不視之為藝術看待?不是藝術界無港人聲音,只是有反政府人士將訴求「壓倒」一切,想所有人都與他們有「同一聲音」。再者,行動團隊透過作品命名方式,想表達的所謂「無自由,無藝術」,筆者又要問,到底是什麼的自由?「香港民主女神像」是反修例運動的「標誌」,甚至可說是暴力示威的象徵,到底他們想港人如何支持?

 

 展覽復辦 應當珍惜


上年香港Art Basel因疫情取消,改推網上展廳,闊別一年後終於可以復辦展覽,不論是藝術界或市民都相當期望,而且相當受歡迎。據報還有不少人支持香港繼續發展藝術產業,支持應成立文化局,統籌推廣及制定相關發展策略。筆者認為,其實文化藝術既陶冶性情,也可發展成為產業,外國就不少例子,不同展館成為吸引遊客的賣點之一。香港作為國際都會,是否都應該有政策局負責文化藝術等事務?筆者認為絕對需要。


經過中央出手為香港撥亂反正,坦白說,反對派已沒有什麼煽暴或者煽動反政府的空間。或許,有人仍然沉醉於反修例運動的過去,筆者認為,反對派的「造反夢」已經完結,不論是小動作還是大動作都用處不大,不如大家都向前看,看看如何挽救香港的經濟、民生更好吧。 

  

圖片來源:「香港民主女神」社交網站專頁、Art Basel網頁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6
好正
2
心心眼
2
好好笑
2
令人傷心
7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