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行無常】懸崖博奕的代價
【諸行無常】懸崖博奕的代價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一年,本來這「大日子」理應是他與團隊最重要時刻之一,可惜國會參議院因未能在限期前通過臨時撥款法案,令聯邦政府由即日零時起「資金用盡」,令部份政府部門被迫暫停運作。今次兩黨的爭議點,在於民主黨堅持要立法保障70萬無證入美的「追夢者」而特朗普不願妥協,共和、民主兩黨堅持不讓步的「懸崖博奕」策略,結果是令國民無故被迫「帳單」。這情況跟今日香港何等相似,非建制派一向以美國為尊,類似魚死網破的策略,難道都是承襲「老祖宗」美國而來?


政黨爭鬥 市民做人質


今次是美國聯邦政府自2013年以來再度「停擺」,更是首次同一政黨控制白宮和國會兩院的情況下出現「停擺」。對於共和、民主兩黨的爭議點,筆者認為是各有道理、各自表述,反正美國經驗已經告訴全世界,即使有西方式領導人選舉,社會爭拗亦不見得會減少,假若遇上極大爭議議題,更可能會引致社會大撕裂;美國兩黨今次就移民政策各不相讓,這是普世價值和本土主義之爭,亦是不同意識形態各自爭取到一定數量國民支持的結果。


共和黨和民主黨採取的策略,其實都屬「懸崖博奕」,即倘若對方不遵從自己,自己寧願跳下「懸崖」也不會就範,求仁得仁、玉石俱焚。「懸崖博奕」其實亦可以套用在香港的盲反派身上,他們每年都不停在財政預算案和財務委員會工務小組「拉布」,嘗試藉此向政府施壓,最想深一層,受害的其實只會是市民;唯一跟美國不同的,是盲反派拿市民民生作政治籌碼和賭注,反正即使輸了,也輸不到盲反派政客身上。


美國政治 也是香港的一面鏡


筆者認為,美國的「政治鬥爭」以致市民受害,正好給予香港借鏡。雖然香港(主要是立法會)仍未至於因盲反派政客「玩嘢」而使政府部門「無錢用」而停止運作,但縱觀立法會在過去一、兩個財政年度的撥款情況,很多民生工程也因為盲反派「拉布」而受到阻延;倘若盲反派堅持盲反政府、堅持用盡一切方法阻撓財政預算案通過,香港會否有一日變成美國一樣,政府停擺、公務員不獲發薪、申領綜授者亦不獲發基本生活開支?真的天曉得!


圖片來源:文匯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