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市民支持「一地兩檢」,民意昭昭,反對派還有何理據「盲反」?有報章委託大學就高鐵「一地兩檢」進行民意調查,調查發現52.7%市民支持政府的「一地兩檢」方案,反對率則為33.9%,民調結果總算切合整體民意,明顯地大部份市民都以實用、便捷角度看待「一地兩檢」安排,倘不從「用家」角度出發,高鐵當然沒價值可言。然而,不管反對派如何恫嚇港人,主流意見仍是支持「一地兩檢」;筆者認為,經歷過去數年無日無之的政治爭拗,香港人已經對反對派的「抹黑」招數起了「免疫力」,有時候甚至認為,「信反對派一成,雙目都會失明」。
反對派言行 市民看在眼裡
反對派近期的言行,予人一種強烈感覺,就是不顧一切,只為「盲反」。過去幾年的政治爭拗,反對派「為反而反」的態度已經表露無遺,除空喊政治口號恐嚇香港市民,他們實在未能提出其他更有力的理據去跟官員,甚至是支持「一地兩檢」的市民斟酌。
事實上,香港和內地交流愈趨頻繁,每日往來兩地的人次達65萬,而長駐內地工作的香港市民亦有30萬人,上述數字每年都在增長,傳統的口岸是否可以應付未來需要,實屬疑問。今日,內地高鐵網絡已經可以貫通內地多個大小城市,鐵路總長度亦已超過兩萬公里,香港若能接通高鐵網絡,對民生、對經濟都有正面幫助。
反對派支持者真的不會回內地?
撫心自問,就當反對派政客未來永遠不會回內地,但投票予他們的支持者呢?這批為數不少的市民,他們真的永遠不用、不必回內地?工作也好、旅遊也罷,他們真的完全不會返回內地嗎?反對派政客自己不需要便捷的高鐵,但香港人呢?答案是清楚的。
高鐵「一地兩檢」作為利民便民的特殊出入境措施,最重要還是從「用家」角度出發,正如港大法律學院教授陳弘毅所言,審視「一地兩檢」的用處,若不從「用家」角度出發,一切都是空談,討論亦沒意義。如今看來,反對派是要堅決扮演這個「沒意義」的角色了,若不,為何連到高鐵站現場視察,甚至連跟官員會面都拒絕?既然「聲稱」代市民反對「一地兩檢」,何不大方跟問責官員見面,當面表達意見?這因為心虛?還是因為怕面對真民意?
不要讓香港錯過接通高鐵網絡的機會
筆者認為,反對派在「一地兩檢」上其實仍然可以有貢獻,只要他們願意在可行範圍和不影響兩地協議的前提下提出完善方案的建議,相信社會仍不至於過度反彈,甚至會被採納也有可能。然而,根據反對派過去的「往績」,想必也不會如此「踏實」做事;至於建制陣營,筆者懇請大家不要掉以輕心,畢竟反對派作為「議案殺手」,未來會如何抹黑「一地兩檢」仍屬未知之數,建制陣營必須盡力回應社會的謬誤,反駁反對派的歪理。
高鐵「一地兩檢」能否順利通過,乃關乎香港未來和前途的是一次大考驗,不同政治陣營縱立場各異,也請盡量顧及「用家」的福祉,給予「用家」最便捷的體驗。香港高鐵接通內地高鐵網絡,就等於接通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未來的第一大經濟體,這種不可多得的機遇,其他周邊競爭對手羨慕也來不及,香港人何必因為反對派的煽惑而輕輕錯過?
原圖:RTHK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