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政治攻訐 讓下屆政府繼續努力覓地
放下政治攻訐 讓下屆政府繼續努力覓地

今日已是現屆政府任期最後一天,即將卸任的特首梁振英日前發表總結過去五年施政的《施政匯報》,從列出的數據可知,梁振英任上任後至未來五年,一共為香港人提供了16萬間的公營房屋總,數量實在不少,而土地供應方面,香港的土地儲備足夠供應到2019年,比起現屆政府上任時幾乎沒土地儲備可言,情況可說是「好得多」,但就是否代表香港社會,由政府至市民,現在就可以停下腳步,不再開闢更多土地資源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未來數年房屋供應大增

要知現屆政府為香港的土地供應打下甚麼基礎,其實一點都不難,讓數字說話就是了。以未來數年的房屋供應為例,公營房屋方面,未來五年落成量將高達94,600間,較現屆政府上任時多42%;而私樓方面,未來三至四年私樓供應量亦預計會達到96,000間之多,較現屆政府上任時多48%,若連同梁振英任內所供應的數目,梁振英政府為香港提供的公營房屋單位數目,更高達16萬間,這些數字正好說明,政府覓地、拓地不是空喊的政治口號,而是切切實實、「粒粒皆辛苦」的實質行動。

綜觀最新發表的《施政匯報》,以及今年初特首梁振英發表的《施政報告》,香港在未來一定年期的土地供應都頗為充足,現屆政府短、中、長期多管齊下努力覓地,物色到的土地估計興建約60萬間住宅,而政府所擁有的土地儲備更至少足夠使用至2019年。

多管齊下覓地解「地荒」

另外,細閱《施政匯報》中有關「土地發展」的部分,大家即可看到政府過去幾年覓地方法果真包羅萬有,包括改變土地用途、放寬發展密度、發展及擴展新市鎮、填海、發展岩洞、大規模重建等,甚至連坊間非常關注的棕地,政府都一併研究,凡此種種,讓已物色的房屋用地達到200幅之多。老實說,市民理應對未來幾年香港的土地供應量充滿信心,但是否能徹底處理和解決累積已久的房屋土地問題,始終得看未來五年政府和廣大市民的互動。

現屆政府上任前所面對的土地房屋短缺情況是空前的嚴重,有智庫組織發現,本港在1995年至2004年之間合共開發了7,800公頃土地,但在2005年至2014年之間,卻只開發了1,100公頃土地,十年間土地開發減少近90%。幸好現屆政府發憤「力追」,否則莫道是未來數年增加供應,恐怕公、私營房屋供應要維持現狀也無以為繼。若然社會以為可以放鬆下來,那恐怕香港人的房屋噩夢就會即時重臨,今日公屋輪候冊上那二十多萬個申請,亦只會消散無期。

房屋問題老大難 下屆政府必須持之以恆

解決土地房屋問題,從來不是一屆政府的努力便能成事,亦不是單靠政府就能解決問題。筆者認為,梁振英在解決房屋土地難題上初見成效,用俗套一點的說法,就是「開咗個頭」,問題能否繼續改善,還要未來兩屆,甚至是三屆政府與市民共同努力。現屆政府覓地建屋的努力,不少因為個別媒體、政客進行政治攻訐,或被政客在議會「拉布」而被拖延,若情況持續,只怕基層「上樓」、青年及中產人士「上車」的願望就更難達成。

以政治攻訐方式對待社會議題,只會令問題更難解決,倘若社會大眾也認為本港土地問題已到達不能再拖的地步,就請大家告訴那些政客,我們不要政治攻訐,而是要切切實實解決房屋難題的方案。

原圖:星島日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