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配戴隨身攝錄機 社會百利而無一害
警察配戴隨身攝錄機 社會百利而無一害

「會加深警民矛盾喎!」、「錄錄吓影熄機咁點先?」、「市民私隱點保障呀?」,一大堆的質疑、一連串似是而非的理由,全部出自我們香港那些尊貴的非建制派立法會議員之口。他們今次反對的,乃保安局提出,為全香港警察提供隨身攝錄機的建議,似是而非的論述,捩橫折曲阻撓香港警察增配追上時代需要的裝備,非建制派「為反而反」的問政態度,明顯已經走火入魔。

拒批隨身攝錄機 理據令人不解

誠然,非建制派提出的疑問,並非不可能發生,但若果因為有可能出現操作上的問題,而全盤否定只要執行得宜,百利而無一害的建議,那未免是因噎廢食。

先說所謂增配隨身攝錄機會加深警民矛盾的說法,提出類似質疑的非建制派議題,明顯就是以偏概全。隨身攝錄機的運作,除了是在必要時攝錄市民之外,亦會記錄警務人員的身體動作和聲音,換而言之,針對的對象除了是「市民」外,亦可讓警方管理層監察警員的行為。

事實上,警務人員隨身攝錄機,早獲多個不同國家地區廣泛採用,美國、英國、法國、荷蘭和澳洲的經驗告訴我們,有關裝備可以同時讓市民和前線警員保持克制,如此情況下,衝突反而會減少,從而改善警民關係,而絕不是非建制派議員口中的加深矛盾。

外國經驗證攝錄機效果正面

再者,在美國,大家在電視新聞報道中,不時看到警方隨身攝錄機的片段,尤其涉及警民衝突或受爭議的個案,「口同鼻拗」的情況不再復見,誰是誰非,在「有片有真相」的前提下,社會一目了然;美國有法官便曾表示,隨身攝錄機可以為覆核個案的人員,以及法庭提供客觀的事實紀錄。

對於另外有非建制派議員批評,當值警員可以隨時關掉隨身攝錄機、被拍攝對象的私隱亦未必有保障,嘗試以此為由阻撓警方增購有關設備。的確,警員可以隨時關掉攝錄機,但非建制派遺漏的一項重要資訊是,警方現時已為隨身攝錄機訂立指引,警務人員開始攝錄時,須先錄下自己的名字、時間、地點,以及對擬攝錄事件的描述;指引亦規定,攝錄只會在有關事件結束後才終止。指引已在,換句話說,沒有遵從指引的警員就是違規,違規就會受到處分。

非建制派「假擔心、真阻撓」?

說到保障私隱,非建制派議員擔心片段外洩,侵犯市民私隱云云。首先,警方其實早已將使用隨身攝錄機的內部指引,呈交個人資訊私隱專員公署,公署亦早於2014年回覆立法會,上述指引並無違反法例的規定。

過去幾年,非建制派如何橫蠻無理地阻撓政府施政,如今又諸多藉口去攻擊香港警察,意圖否決可以直接改善警民關係、幫助執法的裝備,敢問一句,這是真正代議士應有的議政態度?非建制派的行動,真的是以市民的利益為出發點?所以要求社會大和解,如今難道已經無影無蹤?

圖片來源:香港警務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