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興「fact check」,為了解各政治人物的言論有沒有「吹水」成份,各大陣營都會盡力「fact check」一番,還有四日就會投票的特首選舉當然亦不例外,畢竟各候選人言論的真偽,將可能影響選委們的投票決定。昨日,有網媒上載候選人曾俊華的專訪,大字標題寫出曾俊華認為自己當初並非梁振英的財政司司長首選,與梁振英理財哲學亦不同,又指自己2014年時無參與放催淚的決定。有關標題及訪問內容,明顯意有所指,但事實是否如此,我們不妨「fact check」一下吧!
放催淚彈為警方決定
首先,曾俊華接受網媒訪問時,指自己在2014年9月28日警方施放87枚催淚彈時,自己沒有參與、亦不知其對手林鄭月娥有否參與施放催淚彈的決定;曾俊華所言其實並不是全錯,他沒有參與決定是正常不過的,因為特首梁振英在事後接受電視台訪問,早已清楚指出使用催淚彈,乃警方現場指揮官的決定,根本與一眾問責官員無關。作為問責團隊的一份子,曾俊華沒參與決定是正常的,但大家是否又應該反問,難道曾俊華認為應該「政治介入警方專業決定」?
至於2014年9月28日到底發生甚麼事?為何警方決定要施放催淚彈?這些,曾任問責官員的曾俊華在訪問中都沒有告訴你。當日,是「違法佔領」揭開序幕的第一天,當時有大量示威者非法集結、衝擊警方防線,保安局局長黎棟國事後公開交代,為免人群踐踏而造成大量傷亡,警方別無選擇,有必要使用催淚彈驅敵群眾。
翻查資料,曾俊華曾被問及警方施放催淚彈的決定,他當時亦曾回應「要相信警方按實際情況適當部署」,一方面說自己沒參與決定,同時反口說不知道其他高官有否參與,甚有想「劃清界線」、撇清責任之嫌,亦同時意有所指,到底是他真的不知道,還是別有想法,相信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埋怨CY「亂花錢」 豈非自打嘴巴?
專訪另一焦點,乃曾俊華自稱跟梁振英在「理念上」有分歧,相信自己並非梁振英屬意的「財爺」。其實,在曾俊華於去年12月向北京辭任財政司司長之時,當時已有消息傳出,曾俊華直接向中央官員表達不滿梁振英的其中一項理由,是認為梁振英「亂花錢」,與他自己的理財哲學很大出入,最終「頂唔順」而辭職。
今次曾俊華的專訪,某程度上印證了當時的消息。然而,我們不妨又「fact check」一下,曾俊華辭職參選,是因為不滿梁振英「亂花錢」,那麼梁振英是如何花錢呢?
首先,現屆政府投放到社會的資源確實較上一屆多,例如政府的經常性開支在過去幾年累計增加了30%,而扶貧、安老、助弱的社福開支較四年前更增加了55%;錢的確用多了,增幅亦的確驚人,但這就可以證明梁振英是「大花筒」?
現屆政府福利開支大增
上屆政府,一直不承認香港存在貧窮問題,就連扶貧委員會此一重要的委員會亦取消。今屆政府上場後,既重設扶貧委員會,又破天荒設立「貧窮線」,承認及正視香港的貧窮問題;一個漠視、一個正視,今屆政府上任後民生福利開支大增,肯定是正常不過的結果。
今天,香港各項扶貧安老等政策初見成效,貧窮人口連續三年在100萬以下,如果曾俊華認為梁振英「較有為」的理財哲學有問題,是否意味著他不同意繼續增加福利、教育等範疇的開支?
說好的競選承諾會實現嗎?
如此說來,曾俊華在政綱和公開場合的施政承諾,包括引入累進式利得稅、負入息稅、增加教育投資、退休保障以至放寬申領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條件等福利政策,豈非全是「空頭支票」?最後,他那所謂「不滿梁振英理財哲學」的說法,其實會否只是討好「ABC」陣營的幌子和語言「偽術」?心清眼亮的市民,大家懂的!
原圖:takungpao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