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政府公布《財政預算案》的大日子,新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年大手「派糖」328億元,不知大家可有受惠?事實上,現屆政府對草根階層的關心有目共睹,單是社會福利開支,這五年間便由每年428億增至733億,升幅達71%。不過,正因為「扶貧」是政府施政重點之一,以致現屆政府不時被指「忽視中產」需要,雖然如此,今次預算案「益中產」的措施特別多,同時也照顧到基層市民較長遠的需要,應該可以「收貨」吧?!
大手退稅「益中產」
正如「新財爺」陳茂波自己所言,是次預算案較受到注目的,相信非「退稅」莫屬。預算案提出寬減75%「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上限為2萬元,預計會有184萬名市民受惠。除此之外,「利得稅」亦獲退75%,上限同為2萬元。
是次預算案要令「中產」受惠的目標非常明確,除上述兩項「退稅」安排外,陳茂波更建議將「薪俸稅邊際稅階」,由現時4萬元擴闊到4.5萬元,又建議寬免未來四季的差餉,每季上限1,000元。此外,「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亦獲提高至3.75萬元,而「個人進修開支」的扣除額,今次亦由8萬元加至10萬元。
眾所周知,但凡涉及「退稅」或其他稅務寬免,受惠的均以「中產」為主。香港「中產」一向為評為「交稅最多,福利最少」,今次政府在財政充裕的情況下「退稅」,或者仍有「中產」未感滿意,但至少肯定不會反感吧?
現屆政府支持「中產」政策甚多
有人會說,單單一份預算案,絕對未能反映政府有多關顧「中產」。這說法甚有道理,的確,要知道現屆政府對「中產」是否關心,單看此份預算案並不足夠,故此大家不妨追源溯始,回顧現屆政府過去的預算案有哪些支援「中產」的措施。
「退稅」方面,今屆政府上任後,先後多次向「中產」退稅。以2015年公布的一份為例,當年的退稅額上限同樣有2萬元,和今次的預算案相若;另外,現屆政府亦先後把「打工仔」的「基本免稅額」由12萬元提高到13萬2千元、「已婚人士免稅額」由24萬元提升到26萬4千元、「子女免稅額」由7萬元加到10萬元、「供養60歲或以上父母和祖父母免稅額」亦由4萬元增至4萬6千元,甚至連「供養55至59歲或以上父母和祖父母免稅額」,亦由2萬元加到2萬3千元。
前人「非不能也,實不為也」?
單看上述數字,我們已可知道,政府過去幾年在紓緩「中產」生活壓力方面的著墨其實一點都不少。今屆政府在增加房屋土地供應和扶貧安老等範疇的成績固然十分亮眼,成功將貧窮人口減到一百萬以下以外就是顯例;雖然如此,我們亦不能無視現政府對「中產」的關顧。陳茂波接任財政司司長一職不足兩個月,但已能交出如此亮麗、可以照顧各方需要的預算案,正可狠狠回擊指現屆政府已淪為「看守政府」的指控。
不過話說回來,是次預算案明顯反映出,政府願意在一些牽涉恆常開支和較長遠需要的政策措施上投放資源,在善用政府的儲備,亦即社會財富,去解決社會、民生、經濟上的種種挑戰和矛盾更有承擔。其實,政府過往常被批評只做「單次紓困措施」,但對社會各樣長遠需要卻欠承擔;今次「新財爺」一出手,局面就大逆轉,那麼前人是「非不能也,實不為也」?
原圖:Wenweipo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