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網圖】經驗之談
【今日網圖】經驗之談

//大國競爭不應是時代底色,團結協作才能共克時艱。//


在秘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六(16日)在利馬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習近平指出,過去4年,中美關係雖然歷經跌宕起伏,但也開展了對話和合作,總體實現了穩定。兩人指導雙方團隊通過磋商確定了中美關係的一些指導原則,共同推動兩國對話和合作重回正軌,恢復和新建了20多個溝通機制,在外交、安全、經貿、財政、金融、軍隊、禁毒、執法、農業、氣候變化、人文等領域取得積極成果。


習近平指出,過去4年的經驗值得總結、啟示需要記取,他認為至少有以下幾條:


一是要有正確的戰略認知。「修昔底德陷阱」不是歷史的宿命,「新冷戰」打不得也打不贏,對華遏制不明智、不可取,更不會得逞。


二是要言必信、行必果。人無信不立。中方都是說到做到,但如果美方總是說一套、做一套,對美國的形象很不利,也損害雙方互信。


三是要平等相待。中美兩個大國交往,任何一方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改造對方,也不能從所謂「實力地位」出發壓制對方,更不能為保持本國的領先地位而剝奪對方正當發展權利。


四是不能挑戰紅線、底線。中美是兩個大國,難免有些矛盾分歧,但不能損害彼此核心利益,更不能搞衝突對抗。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是雙邊關係的政治基礎,必須恪守。台灣問題、民主人權、道路制度、發展權利是中方的4條紅線,不容挑戰。這些是中美關係最重要的防護欄和安全網。


五是要多搞對話和合作。在當前形勢下,中美兩國共同利益不是減少了,而是更多了。不管是在經貿、農業、禁毒、執法、公共衞生等領域,還是面對氣候變化、人工智能等全球性挑戰,以及在國際熱點問題上,都需要中美合作。中美雙方應該拉長合作清單,做大合作蛋糕,實現合作共贏。


六是要回應人民期待。發展中美關係應該始終著眼兩國人民福祉,匯聚兩國人民力量。中美雙方要為兩國人員往來和人文交流架橋鋪路,也要排除干擾和障礙,不要人為製造「寒蟬效應」。


七是要展現大國擔當。中美兩國應該時刻考量人類前途命運,為世界和平擔當,為全球提供公共產品,為世界團結發揮積極作用,包括開展良性互動、不搞相互消耗、不脅迫別國選邊站隊。


習近平強調,中美關係的發展歷程,印證了中美建交45年來的經驗和啟示。如果兩國做夥伴,求同存異,中美關係就能夠取得長足發展。如果把對方當對手,惡性競爭,中美關係就會遭遇波折甚至倒退。當今世界動盪不安、衝突頻發,人類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大國競爭不應是時代底色,團結協作才能共克時艱。「脫鈎斷鏈」不是解決之道,互利合作才能共同發展。「小院高牆」不是大國作為,開放共享才能造福人類。中美關係穩定發展既關乎兩國人民,也關乎人類前途命運。中美要繼續探尋兩個大國正確相處之道,實現中美兩國在這個星球上長期和平共存,多為世界注入確定性、提供正能量。


習近平強調,中方致力於中美關係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沒有變,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處理中美關係的原則沒有變,堅定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立場沒有變,賡續中美人民傳統友誼的願望沒有變。中方願同美方繼續保持對話、拓展合作、管控分歧,延續中美關係來之不易的企穩勢頭。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1
好正
0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