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貧窮綫 變政治提款機
慎防貧窮綫 變政治提款機
爭論多年的官方貧窮綫終於出籠,這在香港屬破天荒第一步,顯示政府對處理貧窮問題的政治決心和承擔,也為往後的系列社福和扶貧政策揭示新方向;但在今天的惡性政治氛圍下,這卻是政治豪賭的一着。   畢竟,貧窮綫雖只是政策虛綫,但足以成為政爭火綫,皆因扶貧每一步,都觸及百多萬基層人士的利益,以及數以百億元的公帑開支,勢成選舉的吸票機,政客的鬥獸場。   貧窮是一個大家都不願見到,但必須面對的社會現象,不僅存在於落後地區,也存在於經濟發達地區,除消弭貧窮外,改善貧富差距亦為各國長期努力之目標。2000年,聯合國高峰會決議實施一套千禧年發展目標,其中一項是要在2015年前,將全球每天生活費不到1.25美元(即約10港元)人口減半,這個「消除貧窮」目標雖已在2010年實現,但美國政府上月發布的統計卻指,全國依然有4,650萬人生活在貧窮綫以下,佔總人口比率高達15%。   寧做美國「窮人」 不做印度飢民?   至於香港的首條官方貧窮綫,定於家庭月入中位數的50%,經計算後,本港貧窮人口約131萬人,即使扣除綜援、生果金、交通津貼等現金福利後,仍有約102萬人。事實上,這條貧窮綫的定位,與國際做法相若,社會爭議不大;但因政府在劃貧窮綫時,並非按照餬口水平而訂出「絕對貧窮綫」,而是互比入息而劃下「相對貧窮綫」,因此,即使全港共富,大家都同步提升收入,貧窮綫只會向上移,而不可能一刀切地徹底「滅貧」,總還是有相當比例的人口活在貧窮綫之下。因此,資源應先幫誰、如何幫,才應是社會關注的焦點。   需指出,貧窮綫只是一種被不同政府廣泛使用的政策和概念工具,目的在於因應政府的施政理念和意向,區分貧窮群組和制定扶貧政策,具有強烈的政治意涵。其中一個經典的案例,是印度的亮麗滅貧成績,除肇因經濟高速起飛外,還因印度將作為貧窮綫主要基準的食物攝取量,由70年代的每日2,400卡路里,一再調低至目前的1,890卡路里,與其說是數字遊戲,倒不如說是政治把戲。   貧窮戶欲脫貧 抑續接受救濟   另一個有趣的例子,是美國的貧窮人口雖龐大,但在其貧窮家庭中,46%擁有自置物業,更是平均有三個睡房、一個半浴室、一個車房;73%的貧窮家庭擁有汽車,當中接近三分之一更是有兩部或以上。這些美國貧窮家庭的孩子,不但沒有營養不良的問題,甚至有普遍超重的現象。   坦白說,劃下貧窮綫,對於政客來說,是一棵可任意添加禮物的聖誕樹,只要自己想得出,選民開心接受的訴求,就成為予取予求的政治提款機。面對各式各樣的貧窮綫,我們絕對不能被簡單的數字所迷惑,也不要被政客的胡亂演繹所擺弄。試想,對於被歸類在綫下的「貧窮戶」,會有甚麼心態?   等待政府補助,期待不要被踢出貧窮戶?還是想要力爭上游,脫離補助和貧困的泥沼?至於稍高於貧窮綫上的一群,以致中產人士,又將會有何想法?   防慾望無限 須做好期望管理   在香港,逾百萬人陷處貧困,數據令人震愕,但細心一看,卻顯現另一個圖像。首先,香港早已有一條貧窮綫,那就是作為領取綜援條件的「絕對貧窮綫」,現已改將貧窮綫上移到家庭收入中位數的「相對貧窮綫」,反映政府關注的不再是貧窮人士能否生活,而是他們的生活質素,並希望他們的生活水平能按整體繁榮而上調優化。這是一個非常負責任的訊號,無論政府的政策能否到位,這項超越短期政治利益的政策意向,令人欣悅肯定。   第二,從絕對貧窮過渡到相對貧窮的過程中,政府必須做好期望管理,不要讓這批被製造出來的「新窮人」,出現太高的期望值;畢竟,脫貧無下限,慾望無上限,政府必須小心因應,避免好心扶貧,反而成為反政府的新籌碼。   第三,若政黨政客在政府貧窮綫的基礎綫上,執意加碼加壓,將對香港的永續發展,帶來沉重負擔,更為新移民蜂擁來港增添新誘因。   第四,這是本人最關切的一點,就是在23.6萬屬在職貧窮人士中,1.26萬人有大學程度。在目前知識型經濟大潮中,這完全是匪夷所思,如何解決呢?只有一個方法,就是自尊和自信。《老子》曰:「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將是政府訂立貧窮綫,以及開展扶貧政策的成敗關鍵。   原文轉載自《香港經濟日報》2013年10月9日   圖:soco.org.hk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