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網圖】全球首艘
【今日網圖】全球首艘

//「灣區伶仃」號成功下水,標誌著我國深遠海養殖邁向「科技牧海」新紀元!//


由珠海市海洋發展集團投資2.6億元(人民幣・下同)建造的「灣區伶仃」號養殖工船,昨日(27日)在廣東江門正式下水。這艘巨型「養殖航母」是世界首例、中國首艘符合船級社規範設計的可自航移動養殖平台,總長155.8米,最大養殖吃水20米,擁有8萬立方米養殖水體,融合智能養殖、節能環保、漁旅融合等功能,預計今年8月交付運營,未來將在珠海萬山群島海域打造「藍色糧倉」。


珠海市海洋發展集團副總經理蘇慶龍介紹,「灣區伶仃」號設有12個獨立養殖艙,年產能可達3000至5000噸,相當於陸地5000畝魚塘的產量。同時,創新性地採用全球首個船型首尾與柱穩式框架鋼結構船身融合構型、水體自然交換技術,在降低能耗的同時,更能提升漁獲品質。


而這艘「養殖航母」更具備自主航行能力,續航里程可達2000海里,能夠選擇最佳養殖區域並躲避颱風等自然災害。此外,它還採用DP定位系統,確保船隻在航行和錨泊時的安全、高效、精準,具備12級颱風下自航能力。


「灣區伶仃」號預計今年8月在珠海萬山海域投產,未來將專注於養殖金鯧魚、章紅魚、紅瓜子斑魚等高品質海產。下水後,它將在距離海岸線40多海里、水深40多米的無污染海域開展養殖,並通過智能機器人定期對附着在養殖網上的雜物進行清理。通過全程智能養殖,在陸地監控室以視頻或圖像方式,遠程獲取船舶狀態、魚群信息、環境條件等數據。此外,操作人員還可以一鍵式遠程投餵飼料,並結合AI、大數據分析等科技手段,對養殖魚群進行科學餵養,極大提升生產效率。


「灣區伶仃」號成功下水,標誌著我國深遠海養殖邁向「科技牧海」新紀元,將為珠海建設區域性海洋中心城市注入強勁動能。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2
好正
1
心心眼
1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