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望來自世界各地的救援隊可以救出更多倖存者,令緬甸的傷痛減少。//
【短評】【焦點短打】EP809:緬甸大地震災情嚴峻刻不容緩 國家及特區即派員搜救展人文關懷
主持:呂暢能
論盡最新熱話、拆解新聞內幕
約定你,和你不吐不快!
逢星期一至五 6:00PM
⭕《港人講地》直播
緬甸在3月28日發生黎克特制7.9級大地震,截止當地時間今天中午12點,已經有2056人遇難,超過3900人受傷,270人失蹤,新華社報道,有三名中國公民遇難。鄰國中國雲南和泰國廣泛地區均受地震波及,當中泰國有多幢大樓受損,可想而知,這次地震的威力有多大。由於緬甸長期陷入內戰,本來社會狀況經濟就不理想,加上天災令情況雪上加霜,這個時候,我們國家與特區政府第一時間伸出援手,體現「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
科技救災展硬實力
就在地震發生第二日的29日,來自雲南的中國救援隊已經趕到緬甸仰光國際機場,並前往首都內比都參與救援,而另一支中國救援隊則在30日趕到最嚴重的災區曼德勒省。《人民日報》報道,中國國際救援隊緊急啟動國際人道主義救援應急機制,118名隊員攜專業裝備及醫療物資,30日晚在北京搭乘空軍兩架運20輸機啟程到緬甸,當晚抵達內比都後轉赴災區開展救援,並向緬方提供1億元人民幣緊急援助。《央視新聞》報道,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調度14顆衛星對災區進行觀測,為救援提供衛星圖像信息,展現中國科技的硬實力。
特區政府派出的51人救援隊亦在29日抵達緬甸,救援隊帶備大約9噸物資到當地,特區政府亦預留3000萬港元作緊急賑災項目之用。要知道發生天災後,有所謂「黃金72小時」的救援時間,即是在這個時間內有更多機會救出倖存者,所以中國國際救援隊以及特區的救援隊如此迅速的反應,大大增加了成功救人的機會。
截至31日下午4時,國家的救援隊在緬甸已成功救出至少6名倖存者。中國救援隊分隊長岳馨說,現場損毀嚴重,下層呈疊餅式坍塌,搜救過程中更遇到兩、三次餘震。救援人員定位時需採取視像監控及人工敲擊詢問等方式,再開闢救人綠色通道,對隊員意志力及體能是極大挑戰。
緬甸災情最嚴重是曼德勒市,從特區政府救援隊的照片可見,曼德勒市的市面到處頹垣敗瓦,路面更出現多道裂痕。而中國吉林一號衛星發布曼德勒在地震前後的高空圖,顯示曼德勒由以往綠悠悠一片,變成一片泥啡色。有報道更指,曼德勒市內空氣中瀰漫著屍體的腐爛氣味。而首都內比都同樣滿目瘡痍,報道指,有社區幾乎見不到完好無缺的樓房。
今次特區政府參與救援工作,不僅回應了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對特區政府提出「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的期盼,亦展現我們願意在國際事務上多出一分力,尤其是在美國現時掀起「單邊主義」浪潮,好像不少人已經忘記,其實我們都是「地球村」的一分子,如果各家只掃門前雪,他日當我們受難時,又有沒有人來拯救我們呢?
軟對抗抹黑特區政府
今次特區政府參與緬甸地震的救援工作,但仍有所謂的網民在網上亂帶風向,指香港經濟差,自身難保,都仍然參與救災云云,這種「遇事必反」的態度,就正如保安局局表鄧炳強接受媒體專訪所言,香港仍面對四項威脅,包括軟對抗、外部勢力抹黑和制裁、潛逃者繼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及本土恐怖主義,他表示,有關人士會用看似與國家安全無關的議題分化社會,企圖令市民憎恨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所以政府會持續進行宣傳教育,讓市民明白國安風險猶在,繼而懂得慎思明辨,不受軟對抗謊言煽動。
不管怎樣,緬甸的受災情況嚴重,我們寄望來自世界各地的救援隊,可以救出更多倖存者,令緬甸的傷痛減少。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