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焦點短打】EP905:與特朗普見面後由彈變讚 英特爾新CEO陳立武有什麼了不起?

//華人掌握科技界半邊天,美國的反華政客理應接受現實,不必太神經緊張。//


主持:呂暢能


論盡最新熱話、拆解新聞內幕

約定你,和你不吐不快!


逢星期一至五

⭕《港人講地》直播



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威脅英特爾(Intel)的新CEO陳立武要立即辭職,更指別無其他選擇,特朗普批評陳立武投資很多與中國軍方有關係的企業。不過,陳立武日前就與特朗普會面,特朗普口風180度轉向,盛讚這次會面非常有趣,陳立武「有了不起的故事」。那麼這名被寄望為「英特爾救世主」的馬來西亞華人,他的故事到底有什麼了不起呢?


半導體投資教父之路


現年65歲的陳立武,1959年11月出生在馬來西亞柔佛州麻坡市,不過他就在新加坡讀書長大,畢業於新加坡南洋大學,80年代去到美國深造,分別在麻省理工取得碩士學位以及舊金山大學取得MBA學位。陳立武初到美國時,原本打算深造核工程,但由於當時出現美國發生核事故,嚴重打擊了核產業發展,陳立武因而轉戰風險投資產業。


陳立武先在投資銀行工作,之後在1987年創立華登國際,一個專門於創投的基金,管理的資產由最初300萬美元,成長到20億美元。華登投資的企業又由半導體企業為主,所以陳立武不但被外界視為「亞洲風險投資先鋒」,又被稱為「半導體投資教父」。


華登國際向超過600間企業投資超過50億美元,當中不乏大家耳熟能詳的企業,例如早期的新浪網、晶片製造企業中芯國際、外賣平台巨頭美團等等,單在中國,華登國際就投資超過100間企業,大多都是參與首幾輪的投資,這樣側面證明了,陳立武的投資眼光相當獨到。


在2004年,美國電子企業益華電腦邀請了陳立武加入董事會,他在2009年成為了益華的CEO,陳立武之後開展了公司改革,直至2021年,益華電腦的股價由約2美元,升至46美元,陳立武拯救了益華電腦。而他超前的投資眼光,加上熟識半導體行業,因為這樣,老牌半導體巨企英特爾也希望得到陳立武的「救亡」。


成為英特爾的救世主?


陳立武在2022年曾經加入英特爾的董事會,但因為與當時的CEO理念不同而離開,到那名CEO在2024年離任後,陳立武今年3月又重新加入英特爾並成為CEO。


英特爾近年面臨英偉達(Nvidia)及超微(AMD)的夾擊,在新冠疫情過後的2022年及2023年,英特爾的營收一度大跌超過20%及13%,雖然近幾年回穩持平,但對比起英偉達以及超微的爆發式成長,英特爾可謂「望塵莫及」,最主要原因,就是經營模式。


英特爾的一直都是傳統的半導體公司經營模式,就是一手包辦晶片的「設計、製造及銷售」,相比起英偉達及超微只專注於「晶片設計」,然後交由其他公司代工,不但降低開發成本,又可以快速迭代。但英特爾的模式就無法這樣做,最終讓自己產品慢慢落後,更錯過了近年的人工智能爆發期。


陳立武能否拯救英特爾,仍是未知之數,但正正是他的經歷,成為了美國共和黨反華議員湯姆·科頓(Tom Cotton)的目標,科頓批評陳立武投資多間與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之後特朗普就在社交平台要求陳立武立即辭職,但在雙方見面後,特朗普態度就急轉,而陳立武亦向英特爾員工表示:「我想明確地告訴大家,我始終遵循最高的法律和道德標準。」當然,這被視為特朗普的「談判風格」,他將條件拉到最高,目的就是讓英特爾付出更多,來「購買」他的認同,而陳立武做不做呢?大家就要拭目以待。


無獨有偶,美國三大半導體巨頭英特爾、英偉達、超微的CEO都是華人,現時的科技界,華人可以說是掌握半邊天,所以美國的反華政客理應接受現實,也不必太神經緊張。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0
好正
0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