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焦點短打】EP775:巧妙結合傳統神話與港式「無厘頭」 《哪吒2》叫座叫好給香港學習榜樣

//《哪吒2》故事中蘊含了哪些來自香港的元素?//


主持:周潔莹


論盡最新熱話、拆解新聞內幕

約定你,和你不吐不快!


逢星期一至五 6:00PM

⭕《港人講地》直播


火爆全球的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上周末在香港和澳門全面上映,一舉拿下港澳影史動畫電影、內地電影開畫票房雙料冠軍及香港單日票房冠軍,氣勢一時無兩。


《哪吒2》上映至今,輿論一片盛讚幕後的內地138個團隊、超過4000名動畫製作者的智慧與奉獻,把中國動畫電影的技術和創作水平推向新高度。不過,「土生土長」的《哪吒2》何以能贏得國際社會對中國文化作品的認可與期待?故事中蘊含了哪些來自香港的元素?


《哪吒2》藏大量港式元素?


許多觀眾在觀影後說,《哪吒2》除了視覺特效的震撼呈現,也仿佛欣賞了一場中西合壁的音樂盛典,成功帶動觀眾的情緒逐步推向高點。例如電影中的哪咤是力量的代表,他的叛逆、執著及不知天高地厚的衝動個性,伴隨著傳統高亢的嗩吶聲一起被釋放,再加上西樂團的合奏,盡顯氣勢。《哪吒2》如此巧妙地融入中西方音樂風格,開辟了屬於中國動畫電影的獨特配樂之路,其中一位幕後功臣,就是香港音樂人朱芸編。


朱芸編近日在接受訪問時,特別拆解了電影中的部分「音樂密碼」,例如他覺得哪吒受魔丸影響脾性暴烈,但有一顆仗義的心,是亦正亦邪的角色,因此用上音色圓潤溫厚的法國號來突顯英雄氣概,再加上嗩吶的滑音創造邪魅的陰暗面。當情節比較緊張時,也使用蒙古呼麥,這種比較有威嚴、令人恐懼的聲音來推進觀眾的情緒。


除了配樂,細心的觀眾也發現《哪吒2》藏著不少港式喜劇的「彩蛋」,融入了很多周星馳電影的經典「無厘頭」元素。有觀眾自發統計,《哪吒2》中有28個地方是明顯向周星馳致敬。例如,太乙真人醉酒後輸出的「整容拳法」,就是《唐伯虎點秋香》中的「還原靚靚拳」;龍宮守衛腰間掛著的鑰匙扣,則是《大話西遊》中的月光寶盒;海底八爪魚自切觸鬚烤熟吃掉的情節,則還原《美人魚》中章魚哥鐵板自烤的爆笑劇情。難怪周星馳之前也在社交平台上大發帖文,對著鏡子扮起哪吒強調10遍「我要看哪吒2」!


港人、業界毋須妄自菲薄


剛才特別提到《哪吒2》的這些「彩蛋」或者港式元素,並不是想沾《哪吒2》的光,或者要過分地吹噓,兩地文化創意領域合作中的香港貢獻。恰恰相反,《哪吒2》的成功,正好給香港一個很好的學習榜樣,激勵我們要製作一部電影作品,箇中關鍵依然是「誰懂說故事,誰就是贏家」。


以往說到中華文化或者神話人物,很多人第一反應是「老土」、「教化」、「悶氣」,但是眼前的這部《哪吒2》,在「說故事」的時候,正好巧妙融合了中華傳統文化內涵與現代創意元素。《哪吒 2》締造的票房神話證明,把中國傳統神話的深厚底蘊與港式「無厘頭」的風格混搭,不僅能夠產出令人捧腹的笑點,還可以走出國際,「通吃」全年齡段的觀眾,真正實現大人小朋友也喜歡,這些就是「說故事」的功力。


近年,「香港電影已死」的陰霾,似乎籠罩著這個行業。但毫無疑問,香港電影業擁有豐富的製作經驗和市場實踐,而香港本身也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其實還有不少甚具特色的題材尚待發掘,去年爆紅的《九龍城寨之圍城》正好是一例,說明香港電影只要找對題材、說好故事還是極具潛力。我們今天看《哪吒 2》的成功,不妨多用欣賞、學習的角度,毋須妄自菲薄,更不應妄自尊大,這將對自身發展更有裨益!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7
好正
2
心心眼
3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