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未來四年執政期間,美國可能不會為氣候融資目標出資。//
主持:呂暢能
論盡最新熱話、拆解新聞內幕
約定你,和你不吐不快!
逢星期一至五 6:00PM
⭕《港人講地》直播
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29次締約方峰會,經過30小時加開會議後,最終達成共識,發達國家同意把協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金額,在2035年之前提高到每年3000億美元。但部分國家代表和專家學者卻認為,金額仍遠未足夠。中方代表更不點名批評美國等發達國家的資金承諾太少,認為發達國家有必要進一步明確責任和義務,協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極端天氣帶來的禍害。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執行秘書斯蒂爾指,談判過程艱難,但最終達成共識,可確保潔淨能源繼續發展,並挽救生命,是對人類應對全球暖化的一項保險,但強調計劃必須如期落實,才能發揮作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亦指出,峰會達致的成果,對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1.5攝氏度內的目標非常重要,他呼籲各國落實協議,包括按時提供承諾的資金,並繼續就減排計劃磋商。
美國繳氣候融資金額不兌現承諾
古特雷斯的講話,並非無的放矢。美國在處理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上,一直雷聲大雨點少,國際信譽早已破產。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拜登,他在2021年上任時,承諾推翻前總統特朗普在環境政策上的「倒退舉措」,又在2021年於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召開之前,答允到2024年,美國將每年提供114億美元的氣候融資,以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但到2022年3月份,他只能從國會獲得10億美元的資金,僅繳付了承諾的十分之一金額。
今次峰會揭露了富裕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嚴重分歧,前者受到國內預算緊張制約,後者則因氣候變遷引發風暴、洪水和乾旱,承受成本飆升的經濟困境。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曾稱氣候變遷是「騙局」,他再次執政,為在巴庫舉行的氣候峰會蒙上陰影,畢竟特朗普曾有下令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的前科,其他富裕國家的與會代表亦已預計,在特朗普未來四年執政期間,世界最大經濟體美國可能不會為氣候融資目標出資。
與會的中國代表團團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發言時指出,中方注意到會議達成的成果文件中,發達國家的資金承諾,遠遠未能滿足發展中國家的需要。他指出,中國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將始終堅定與各方共同推動氣候變化多邊進程和國際合作,為全球綠色低碳、氣候韌性和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中國推動零碳排放作重大貢獻
事實上,中國近10年來在零碳排放方面已作出了極為重大的貢獻。十年前,歐美國家信誓旦旦聲言推出「電力非洲」計劃,豪言壯語承諾投資70億美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大力發展太陽能發電設施。但十年過去,承諾依舊是在圖片上展示。美國的衛星近日據稱拍攝到中國內蒙庫布其沙漠出現一大片光伏板,綿延千畝的超大型太陽能發電站。其實那裡只不過是中國「十四五」規劃的第一批光伏基地項目之一,綠色發電量每年100億千瓦時,光伏板下面的沙漠甚至已變成了綠州,可飼養雞隻家禽。
再說中國今年生產的電動車,佔全球逾半銷售額,達到1150萬輛,為全球新車零排放作出了60%的貢獻。反觀美國在汽車排放方面,依舊是碳足跡遍布公路。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石油生產國兼蘊藏國,按2022年的石油產量計算是每日出產2021.3萬桶,要美國放棄燃油汽車改用零排放的電動車,無異於對牛彈琴。特朗普找來他的好友石油大享賴特出任的美國下一屆能源部長,也預示美國今後在零碳排放上,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了。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