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以淚水和汗水來為港爭光,也在充分演繹了「香港精神」,非常值得我們的支持。//
主持:呂暢能
論盡最新熱話、拆解新聞內幕
約定你,和你不吐不快!
逢星期一至五 6:00PM
⭕《港人講地》直播
港隊「微笑劍后」江旻憓日前成功在巴黎奧運女子重劍項目奪金,幫助港隊取得今屆奧運會首金及史上第三面金牌。江旻憓在決賽裡,在大幅落後之下,一劍一劍追上比分,最後憑「決一劍」勝出,終於奪得金牌,並創造「雙第一」的成績,即是以世界排名第一的身份贏得奧運金牌,完美演繹了她勝出後說的「香港精神」。
江旻憓11歲開始練劍,往後逐漸在多個賽事當中嶄露頭角,2016年首次參加里約奧運,最後16強出局,2017年她的左膝十字韌帶撕裂,康復後在2018年奪得亞洲錦標賽金牌以及世界盃冠軍,並在2019年3月成為世界第一,但幾個月後,她在世錦賽期間右膝前十字韌帶撕裂,需要退賽,但兩次傷患都無阻江旻憓的決心,2021年她在東京奧運8強出局,成績比上一屆更進一步。
江旻憓對自己奧運8強的成績並不滿意,她當時在東奧出局後,流淚對著傳媒表示對自己表現失望,又多次說對不起,感謝香港觀眾對她的支持。兩次受傷之後復出,江旻憓一度失去世一的排名,直至2022年以及2023年,她兩度登頂,這次更帶著世一名號參與今次巴黎奧運。
多年與傷患搏鬥
江旻憓上月才因傷退出亞錦賽,她一路都與傷患搏鬥,但最終無令自己失望,她一路過關斬將,決賽對著東道主法國選手馬洛布勒東,一度落後1比7,但她一劍一劍追上,最後雙方打至12比12,在加時江旻憓「決一劍」勝出,成功奪金,她賽後哭著對傳媒說,自己一直都輸,今次終於都勝出。被問到抱住什麼心態反勝,她就表示,不想輸得這麼「肉酸」,要打出「香港精神」及不能放棄。
江旻憓的「香港精神」,就是不服輸、不放棄、不怕困難與失敗,面對傷患,肩負著「世界第一」以及香港金牌希望的壓力,她都一一克服,勇往直前,最終獲得成功。難怪她樂觀說,「克服困難是自己的強項」。
政府可提供良好土壤
這塊金牌,亦是港隊劍擊隊連續第二屆奧運取得的金牌,上屆東奧張家朗引發了劍擊熱潮,今屆再到江旻憓,證明香港劍擊運動已經在國際上佔一席位,怎樣保持下去,就要看看特區政府與中國香港劍擊總會怎樣發揮「香港精神」,去培育更多選手,不要只是「三分鐘熱度」。
除了劍擊,香港很多運動項目都相當優秀,例如單車、游泳、乒乓球、體操等等,培養運動員不容易,運動員要專注訓練,亦是相當困難,當中要考慮到生計問題、傷患問題、前途問題,所以,除了身體天賦的關係外,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成為運動員的先天條件,亦都因為如此,不少天賦都因而浪費,要出產金牌運動員,首先就要有良好的土壤及健全的制度。
香港運動員獲獎牌後,得到的獎金是世界最高,今屆奧運金牌得主最高就有由馬會提供的600萬港元,但關注獎牌得主之餘,那些沒有得獎的,或者仍在刻苦訓練,等待時機的運動員,我們要怎樣支持他們呢?
美國的籃球、歐洲的足球,都有共同點,就是他們的籃球員與足球員都賺很多錢,這就吸引很多天賦異稟的人去掘金,久而久之,就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令他們這方面的運動越來越強;但相反,如果運動員收入很低,就會陷入相反的「惡性循環」。
失落獎牌運動員也值得支持
香港的確證明自家可以培育出世界一流的運動員,但怎樣確保可以持續有這些運動員出現,面對的問題相當現實,就是收入,怎樣確保不管是頂級運動員,即使基層運動員也有基本收入,這是非常考慮政府以及各體育總會的問題。
這也是港隊首面金牌得主李麗珊所說的話,她在江旻憓得獎後,語重心長地說,除了關注江旻憓,也要關注另一體操運動員石偉雄,他也是克服傷患參加比賽。除了得獎運動員外,也有不少運動員在苦苦堅持。
所以,我們不應只關注江旻憓,也要支持石偉雄、陳諾思、何瑋桁,甚至無緣參加今次奧運的運動員,他們同樣燃燒自己的青春來為港爭光,也在演繹自己的「香港精神」,非常值得我們的支持。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
丹尼
9月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