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協以為是「傳媒」,就可以不用交稅?//
主持:呂暢能
論盡最新熱話、拆解新聞內幕
約定你,和你不吐不快!
逢星期一至五 6:00PM
⭕《港人講地》直播
近月又到了報稅的日子,相信不少人都忙於處理自己的稅務。不過,近日以香港記者協會(記協)為首的幾個媒體,就出來向政府施壓,直指稅局追收稅款的做法,是「打壓新聞自由」。相信不少人都有跟稅局「打交道」的經驗,基本上稅局追稅是不分職業、不分階層,但記協以為是「傳媒」,就可以不用交稅?簡直是天方夜譚。
記協主席鄭嘉如日前煞有介事的召開記者會,至少有8間獨立傳媒或相關機構,合共被要求預繳共70萬港元,但他們申請反對後,預繳減至30萬港元;另外有20 名新聞工作者及其家屬被稅局追查收入與補稅,合共100萬港元,反對後須預繳9萬元。這些數字看似驚人,但實際卻只是一般查稅的程序,記協刻意炒作,其實就是想讓公眾覺得稅局濫收稅。
稅局追稅老生常談
當然,稅局不是完美,但這樣就說成打壓,未免亦太嚴重,要知道,不少人都曾被稅局追稅,難道每個人都可以用「打壓」來脫身嗎?在網上搜尋一下「追稅」,都不難發現有案例,例如曾任前立法會議員李卓人議員助理的趙恩來,就在他的社交媒體表示,多個私人屋苑和住宅大廈被稅局「追稅」,涉款幾萬至幾十萬不等。難道稅局又打壓這些屋苑?
而且鄭嘉如說了那麼多例子,最終都顯示,在查明事實後,稅局都有扣除稅款,即是說,即使有稅局職員出錯,仍然是有合法的機制上訴,如果真的沒有逃稅,稅局是不可能強行收稅,這樣何來打壓呢?而特首李家超亦有回應事件,他表示:沒有人有特權逃稅,亦沒有人有特權不被評稅,他又不點名指記協「姑息助長成員犯法逃稅,嘗試向政府施壓,只會自曝其醜。」
記協曾被指逃稅多年?
記協大聲疾呼被打壓,但卻有人指,記協涉嫌逃稅。網媒《透視報》近日就發表多篇報道,指花了兩個多月時間查閱了記協20年來的帳目,揭露記協涉嫌逃稅、造假帳及違反《職工會條例》等。
《透視報》指出,記協從來都不是慈善團體,沒有豁免繳稅的權利,但從未交稅,而在2024年曾經有報道,稅局追收記協2017/18年的利得稅約40萬港元,而記協當時就表示「大惑不解」,不過最後經上訴後,都繳交了30多萬稅款,當時的報道已經指出,記協的確是需要繳稅的,那麼記協是真不知,還是裝作不知,相信大家都心裡有數。
《透視報》還表示,曾經以記協會員身份查帳,但就不斷遭到阻撓,最後雖然及不情不願下被迫提供帳目,卻以「限定1小時查閱」、「禁止影印拍照」等,記協如果光明正大,又為何如此害怕會員查帳呢?
當然,每個人收到稅單時,稅款可能構成財務負擔壓力,但交稅是每個公民的應有之義,有多不願意交亦要交,以「傳媒工作者」作擋箭牌,就覺得可以向當局施壓來逃避交稅,這樣做,就只會污名化傳媒這個行業。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