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港元在香港的機遇
數碼港元在香港的機遇

在筆者從事金融業的生涯中,最早接觸的電子貨幣是 Mondex。它是一款使用電子智能卡的電子收費系統,最初於1990年由英國國民銀行開發,經過5年的試驗,於1995年開始於 Swindon 作測試,隨後多個國家及地區均引進這套系統。在1990年代末,Mondex 曾在香港推廣,在一些專綫小巴、居民巴士使用Mondex 系統,但付款不及輕觸式的八達通所取代。香港在1990代末迎來電子支付工具的最大突破 — 八達通,廣泛應用於交通工具、商店、食肆、停車埸等,普及率極高。到今天,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香港的電子支付工具已是五花八門。此外,內地開發的支付寶和騰訊支付分別於2007年和2016年進入香港市場,再加上 Apple Pay 和 Google Pay,香港的電子支付工具種類繁多。銀行發行的電子支付工具主要有匯豐的 PayMe 及中銀香港發行的 BoC Pay。


央行數碼港元崛起的原因


香港的電子支付工具多由私營機構提供。由於安裝零售商戶通常需按按交易繳納一定比例的手續費等原因,令電子支付難以完全普及。香港金管局在2018年不設手續費的「轉數快」(FPS),為使用電子支付掃除一大障礙。另一方面,近年發行的加密貨幣,如比特幣、以太幣等,存在能源消耗、欺詐、洗黑錢等問題和潛在風險,以上原因皆令世界各地央行加快發行央行數碼貨碼貨幣(CBDC),即由央行以數碼形式發行的法定貨幣,目標是為包括家庭和企業在內的公眾提供一個兼具實物現金和電子支付優勢的交易渠道。


香港的 CBDC 的探索之路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CBDC 的步伐較其他地方略慢。金管局在2017 年才開始探索CBDC,到目前為止仍在批發層面應用。在2021年展開研究,探討發行零售層面CBDC 的可行性,並在9月發佈技術白皮書,闡述零售型CBDC的潛在設計方案。由於香港零售支付市場較為成熟,金管局選擇率先在此批發層面試行CBDC,並隨後開展了「LionRock」項目,但受到新冠疫情及加密貨幣持續活躍等因素影響,金管局又於去年6月宣布在「金融科技2025」策略下推動零售層面CBDC 的嘗試。不過,推出零售層面CBDC將會牽涉諸多考量,包括法律、監管、政策、金融穏定等方面。在此情況下,特區政需要虛擬資產這塊「試驗田」播種,待時機成熟後再大規模推廣。


香港特區今次公布的《虛擬資產發展的政策宣言》中,特區政府和監管機構的試驗計劃之一,是研究將數碼港元作為銜接法定貨幣及虛擬資產之間的骨幹和支柱,藉此穏定法定貨幣與虛擬資產,穏定價格及投資者信心,而有了這兩個因素,便可按不同資產類別推動更多證券型代幣發行的金融創新。也可以說,虛擬資產行業是在為CBDC 鋪路。


數碼港元的未來機遇


近年來內地持續擴大數字人民幣的試範圍,目的是加強零售層面的應用。未來香港CBDC零售層面的應用很可能是與內地合作開發雙幣電子貨幣錢包,有望先在粵港澳大灣區內試行,推動金融互聯互通和資本流動。數字貨幣被公認為跨境支付領域極具優勢,使用央行數字貨幣進行跨境支付能夠減低至少一半的中介成本,支付時間也從原先的2至5天降低至2至10秒。CBDC 無疑可以鞏固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CBDC 能夠為香港與內地居民提供便捷的跨境支付服務,進一步加強兩地金融市場的聯繫,但對於沒有跨境轉賬需求的香港居民而言,CBDC在零售層面的吸引力可能欠奉。自從從特區政府發放消費券開始,電子支付迅速在零售市場滲透,金管局未來可考慮從補充現有支付的不足、解決痛點的角度,推動CBDC在社會層面的普及。


在批發層面,香港可以嘗試推動CBDC 在交易所的應用,將整個金融交易和支付流程自動化,而和數字人民幣的接入亦十分重要,這將進一步提升雙幣雙股的效率,豐富離岸人民幣的投資選擇。


長期而言,香港可探討數碼港元在較複雜的場景使用,如認購債券和收取股息、醫療保險的自動賠付等。


小結


數碼金融體系正在全球舞台形成,而 CBDC 是重要一環,潛力巨大。香港作為位居世界前列的國際金融中心,宜與時並進,把握機遇,在金融基建的層面作出準備,大力推動批發型和零售型的 CBDC,並與內地(尤其是大灣區)合作,在數字金融時代向前邁進。


原圖:團結香港基金網站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79
好正
0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