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問政改反對派
兩問政改反對派

普選方案的討論陷於膠着狀態,距離立法會表決的日子不足一個月,相信本周日中央官員與港方溝通,將是投票前最後一次「轉圜位」。泛民多番公開將「捆綁投票」,也成為他們作繭自綁而難以理性討論的心魔,即使部分泛民希望透過與中央溝通達至共識,也被歸類為「叛徒」,黃成智、狄志遠皆如是,即使有其他泛民心裡主張談判,也為顧及自己政治前途而噤若寒蟬。

反對政改方案的理據,主要是「我要真普選、不滿831決定」,我簡單向他們提出兩個問題,希望他們能回答,並向公眾解釋。立法會的票在議員手上,扼殺市民的選舉權,也應該有個清楚交代。第一問:倘政改通過,全港逾數百萬選民有權選特首,特首需向數百萬市民交代「想市民所想,急市民所急」,相對於今天只有1,200名選舉委員會的委員就可選舉特首,特首問責的覆蓋範圍及數量的進步,已是顯而易見。你希望下一屆特首,向全港700萬市民負責,還是繼續向1,200人負責?

第二問:香港市民於《基本法》之下爭取,中央2007年訂立2017年的普選路線圖,秉持循序漸進原則爭取普選,即使今次政改並非一步登天達至最高民主程度,但未來的特首必須回應全港市民優化民主的壓力,試問若兩名特首候選人對於民主進步,啟動五部曲的政綱,一個是「沒有時間表、不能承諾」;另一個則是「視乎實際情況啟動五部曲」,甚至向中央爭取放鬆831決定。兩位候選人,哪一個較能取得市民支持?又是明顯不過。至於「實際情況」改變壓力多大,全視乎特首候選人的質素,政治光譜有多廣闊。倘普遍市民認為有板有眼,重啟N部曲也不符「實際情況」。

兩個問題背後理念其實一致,只是用簡單的問題,帶出一個道理「這世界沒有最好,只是不斷追求更好……」有機會追求更好,你會寧願放棄嗎?

原文轉載自《am730》2015年5月27日

原圖:takungpao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