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關係將變得更為緊密
中俄關係將變得更為緊密

中俄過去是共產陣營的兄弟之邦,兩國在二戰前後,有著相當複雜的歷史淵源,雙方的外交發展幾經波折,關係時好時壞。目前,中俄兩國關係良好。我國外交部副部長程國平上月中宣布中俄將共同舉辦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70周年慶祝和紀念活動,進一步發展更緊密的外交關係,並重點在航空航太、能源、核能和高鐵等領域作戰略性合作。


中國和俄羅斯是二戰期間的兩個主戰場。今年,兩國領導人將相互出席對方舉辦的有關活動。俄羅斯將於五月舉行大閱兵,國家主席習近平受邀帶領60人代表團前往莫斯科。我國亦將於九月舉行大閱兵,俄羅斯總統普京屆時亦會到北京參與。兩國也將在聯合國和上海合作組織等框架內共同舉辦活動。

此外,中俄亦將首次派出學生和考古學家,在今年五月進行一項長達一個月的考古項目。他們會到中俄邊境附近,尋找70年前因抗日陣亡的388名蘇聯士兵的遺骨。

中俄兩國領導人互訪,明顯是對抗以歐美為首的西方勢力,以石油和烏克蘭問題圍剿俄羅斯,而美國又與日、韓、越、菲、澳、印度等,分別在東海、南海、西藏等邊境問題,對中國進行包圍和挑釁。中俄領導人深明唇齒相依,單箭易折,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並加強兩國的合作。

中俄2014年5月簽署並發表了《中俄關於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新階段的聯合聲明》,標誌著中俄關係發展史上重要里程碑。特別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簽署為期30年、總額達四千億美元的《中俄東線供氣購銷合同》,一方面保證了俄羅斯天然氣方面的收入,另一方面也確保我國得到充足的能源供應以支持進一步發展。

中俄能源合作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對兩國關係最為重要。俄羅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和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在煤炭和核電等領域具有雄厚的基礎。中國是能源消費大國,現已成為全球第一大石油進口國,原油消費居於世界次席,天然氣消費亦居於世界第三位。中俄能源合作是「雙贏」,中國將樂見兩國在油氣工業技術服務、設備供應和直接投資等領域加強合作。資料顯示,中俄去年的雙邊貿易額達到創紀錄的953億美元,中國連續四年成為俄羅斯第一大交易夥伴國。2000年,中俄貿易額只有100多億美元,2013年中俄貿易額已達892億美元。雙方預計今年的雙邊貿易額將突破1千億美元,亦展望在2020年再番一番至2千億美元。

過去,中俄兩國因為政治、意識形態、軍事和邊境等問題,導致兩國關係緊張,長期處於「政熱經冷」的狀態。展望將來,期盼兩國未來加強經濟合作,多做務實的事,讓人民安居樂業。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日本的軍國主義近年有抬頭迹象,希望中俄加強軍事和外交等合作,一起維護東亞地區的穩定,遏止日本軍國主義復辟。

除了政治經濟合作之外,我建議兩國加強民間其他領域的交流和合作,以促進和鞏固兩國人民的友誼。中俄兩國都是源遠流長的歷史大國,國土遼闊,文化深遠。兩國人民和團體應該在藝術和其他文化領域上加強交流,充實和提升兩國人民的生活素質和文化水平。同時,中俄兩國都是世界體育大國,我深信雙方加強體育方面的合作必定可以提升兩國人民的體質和在運動科學方面取得驕人的成績。

我期望,中俄進一步合作和提高互信,加強關係和友誼,為兩國人民締造更美好的將來。

原文轉載自《東方報業集團網站on.cc》2015年3月16日

原圖:takungpao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